就张彦文校长的感悟再谈几点感悟
(2024-06-28 15:46:28)河西成功高中的根本问题是什么?大家都清楚又都不清楚。张彦文校长的反思有一句诘问,总算问到点子上了。
他在反思中问了一句,老师自己教,自己给自己的学生命题,为什么平均得分率只有百分之三十几?
老师想不明白,张校长自己实际上也想不明白,他作为教学专家,在残酷的成绩面前,现在似乎有点明白了。但是如何整改,他不明白,河西成功高中的领导其实也不明白。
“教什么、学什么、考什么”的教学原则大家似乎都懂,“教多少、学多少、会多少”的教学要求大家也觉得不难,问题是在教学实践中为什么就跑偏了呢?教材中的问题不去解决,却舍近求远到处找题?
自助餐,让大家吃多少就取多少,吃完不够了再取,不要剩下。但是为什么还有相当比例的人还是有剩余?真实情况更是,自助餐基本上个个都吃的肚子圆圆,也就是说基本上都过量了。
让老师将难度降下来不难做到,但是将量降下来,却很难做到。这是人性,是王阳明所说的“心中的贼”。
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虽然难,但办法还是有的,这就是“坚守良知,知行合一。”
根据学情,河西高中的学案应该是四个校区中量最少难度最小的,恰恰相反的是河西的老师采用和其它校区一样的容量和难度的学案,让本来就学不懂学不会的学困生越来越不想学,结果是把老师累坏了把学生也拖垮了,教学质量能好吗?
面对如此差的学情,河西成功高中导学案的编制如何体现“教多少、学多少、会多少”,答案很明确,向成功中职学习,把课本知识学会,把课本问题弄懂就很不容易了,不要再“东施效颦”。
河西有的是人才,齐辉在河西初中一年多,发现培养了好几位管理干部,才有了今天主管高一的局面。靳蕙萍主管的高复文科,这次全面战胜兰州成功文科,让这位人才脱颖而出。相信河西一百多位老师中,肯定藏龙卧虎。我们不缺人才,只是欠缺发现人才的眼光、能力和智慧。
这次校本培训会,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成功教学考理论从试点变成制度,全面推行。既然是制度,就具有强制性。如何强制推行,关键是干部,是一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