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编制重点与三轮复习策略修改意见
(2024-06-09 10:50:49)一、导学案编制是推行成功教学考理论的基础,重点做好以下八条:
1.动脑筋与问题意识。
2.以学定教,知行合一。
3.认清学情,分层施教。
4.量化考核,教学考相匹配。
5.发挥好考的度量衡作用。
6.再好的理论也要由制度保障。
7.得分率、评估成绩、应得成绩、实际成绩、目标成绩、排名。
8.杜绝命题事故与教学事故。
二.三轮复习策略修改意见
提升智慧落实在知识、能力、方法、技巧四个方面。
非毕业年级,以学习知识,提高能力为主。毕业年级和复读,通过做题验证知识掌握的程度,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一轮复习:过教材,筑双基。补知识,提能力。
二轮复习:小综合,按纲织网,梳理整合。能力、方法、技巧。
三轮复习:大综合,套题演练,锁定目标。技巧、方法、能力。
附:新学年导学案编制标准指导意见
一、指导原则:创造性落实成功教学考理论“教什么、学什么、考什么”。
二、编制要求:知识问题化,问题习题化,习题层次化、量化。
三、认准学情的量化标准:按入学实际成绩细化分解到每学科、每册书、各章节、统计到具体知识点。由各实体(指导班主任团队)细化分解,各科任老师分别造册登记,统计好各学科需要解决的问题清单且张贴到导学案首页,按照问题清单逐一落实解决。(开学后两周内落实,总校督查评估。)
四、导学案选题标准:
生源结构:A类生指总体学生中总分前15%的学生;B类生指总分居中75%的学生;C类生指总分后10%的学生。
确定学情实际:A类生占比15%左右,B类生占比75%,C类生占比10%,选题以
A类生为基准,只选AB类题,坚定舍弃力不能及的C类题。
五、导学案编制量化标准:
1、预习课时间为决定因素。根据预习课时间长短设计导学案题量,每节预习课用于练习时间不少于30分钟。
(二)难易度:依据所带班级学情,以每道题考练后得分率为80%左右为衡量标准。
六、导学案分层设计标准:
七、自命题考试标准:
八、一轮复习学案奋斗目标:(通过第三方命题检测)
高考复读平均增分目标原始分80分(-10分以内可达标);
应届复习目标平均得分率物理方向超过60%(-2%可达标),历史方向平均得分率超过65%(-2%可达标)。
前一篇:职场培训听课五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