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实践与动脑筋

(2024-06-02 11:27:54)


       我为什么对靳老师的这篇思考给与较高的评价?因为她终于对成功教学考理论开始有了初步认识和理解。也就是说在这之前,她是被动接受的。与其说是被动接受,毋宁说是排斥的。
       说到哲学思维训练,讲两个名词。
        一是实践。我为什么对政治组老师片面理解“实践出真知”包括“认识来源于实践”感到不安?
        什么是实践?实践的基本定义是人类有目的地探索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请问你实践的目的性在哪里?这个目的性又来源于什么?
        不要把所有的活动都说成是实践,这是对“实践”这一哲学名词的一种亵渎。
        现实社会中,人类活动大都是盲目的,目的和目标的提出或确定是需要智慧的。

        二是动脑筋。动脑筋是事物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动脑筋”处于成功教学考理论的第一层,不动脑筋的教学活动是走不下去的。
     “问题意识”是动脑筋的战术要求,处于第二层。他(老师或教材学案)问、自(学生)问、追问贯穿教学始终,在动脑筋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绩才能不断提高。
        至于区分复习课和新课,就是坚持正确的路径,不要跑偏而浪费时间。
        中等生的培养转优,离开“动脑筋”,一事无成,成功永远没有希望。
        导学案的编制,只要时时处处动脑筋,就是正确的,路子越走越宽广。反之就是错误的,路子越走越狭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