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三轮复习如何甄别C类题?二三轮复习过程中老师要将甄别C类题的主导权交还给学生。方法就是通过做题验证,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绝大多数不会做或做错的题就是C类题。
进入三月份后,专题复习与综合性模拟考试交叉进行,市一诊二诊省一诊二诊都是很重要的考试,都要参加,所以二轮专题复习一直要持续到四月底才能结束。五一后基本上就是以套题训练为主了。
二三轮复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C类题的有效甄别。一轮复习甄别C类题的任务主要由老师承担,集中反映在导学案中,所以编制符合学情实际的导学案是一轮复习成败的关键。二三轮复习编制符合学情实际的导学案当然也很重要,但是从导学案和套题中及时甄别、果断剔除力不能及的C类题更重要。
二三轮复习,无论是做学案,还是做套题,学生普遍不会的题不要再浪费精力和时间,果断舍弃或剔除。问题是这个“普遍不会”如何操作值得玩味,方法就是“分层甄别”。
力不能及的C类题也要分层。ABC各类学生有不同的C类题。千万不能混而一之,不同层级的学生之所以分层,其本质区别就是C类题不同。一道题可能对C类学生来说属于C类题,但是对于AB类学生就不一定是C类题,对于B类学生有可能是力所能及的B类题,而对于A类学生则有可能是熟练掌握的A类题。
准确找出各类学生的C类题,果断剔除,全力以赴攻克力所能及的B类题,把会的彻彻底底变成对的,这是二三轮复习取得成功的关键。
这次九省联考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二三轮复习更要戒贪戒难,控制好题量,遇到力不能及的C类题,不要浪费时间纠缠,果断剔除,将“教多少、学多少、会多少、对多少”挖掘落实到位,发挥得淋漓尽致,不留遗憾,二三轮复习目的就达到了。
非毕业年级领导和老师也要认真思考,在C类题的甄别上不要想当然,要尊重学生的判断选择能力,与学生密切配合,师生联袂选好题选准题,让考题与教学实际相匹配,赶走力不能及的C类题,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成绩。
魏生堂督导:进入二三轮复习,如何甄别C类题非常重要,关系到二三轮复习的成败,集团领导就“如何甄别C类题”做了详细指导,结合近期各年级的考试情况再做进一步的理解。
一轮复习中,C类题的甄别和界定靠的是自编的学案以及老师的自我判断,目的是在“教多少、学多少、会多少”的教学要求下检验老师教的能力和学生学的程度。该阶段的考试主要看得分率,从中找出教与学的差距,从根本上解决中等生学不会的问题;进入二三轮复习,所有考试都是按照中高考标准命题来检验复习效果,命题标准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所以这个阶段的考试就要看上线率和增分,通过新的衡量标准找到教与学的差距,这个差距就是如何让学生通过国家命题标准卷找准自己学而不会的C类题并坚定剔除,进而在复习中精准定位,着力于力所能及的B类题,做到事半功倍。
非毕业年级各实体在正常的教学中仍然按照实际学情命题,每次考试主要通过得分率找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检验老师教的能力和学生学的程度。
任玉玲校长:从九省联考到市一诊,数学和物理卷都很难,有些老师面对焦头烂额的成绩,认为平时学简单了,没有和高考挂钩,对教学考理论产生质疑;有的老师幻想高考会不会简单一些。这两种思想都是错误的。前者认为平时所教知识简单,请问学生得分情况如何?结论很清楚,所教所学并没有都学会,应得而未得分依然居高不下,能得的分都得不上,难题失分有什么遗憾和懊恼的?而后者期待高考试题会简单一些,也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正在走向制造业强国。如何实现国家战略目标,关键是要有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的人才,为此,高考选拔性考试的方向越来越明确,通过数学、物理这些科目,拉开差距,让有天分的人才脱颖而出,成为国家重点培养的对象。大家认真看看,有天分的人才我们占比多大?2023年甘肃省高考985占比2.3%,211占比5.6%,双一流占比6%,请问我们的学生在这个行列吗?教学考理论对应的不是高端,恰恰是中等及中等以下的学生,教学考的灵魂就是直面学情,就是中等及中等以下的成功学情现实。我们对接高考不是对接985、211,而是对接本科线和一本线,让这些原本没有机会上大学的学生,在教学考理论的指导下,有实质性的突破,赶超的目标要符合实际,是和同类同层次学生比,而不是和高端学生比。我们就是要让后20%的学生冲到前50%以上,让原本上不了本科的学生实现梦想。所以说本科线是成功高中和高复教学的生命线,在3:5:2的3和5上做文章,在B类题上做文章,高考增分100分,应届本科上线率80%。提出这样的目标,不是想当然,不是信口开河,而正是有教学考理论做保障,核心的就是有效甄别C类题。
C类题是谁决定的?一轮复习,C类题主要由老师根据学情确定,其标志就是学案中坚决赶走C类题;二三轮复习以真题考试为主,题不是我们出的,我们决定不了C类题,而且经过一轮复习,学生的差距也自然拉大,试题中有大量的C类题,要明确的是每个学生C类题是不同的,对张三来说是C类题,对李四可能是B类题,所以,二三轮复习要把剔除C类题的主导权交给学生。大家注意,一轮复习我们说要赶走C类题,二轮复习是剔除C类题,一个赶走,一个剔除,用了两个不同的词,不是玩文字游戏,而是两者意义不同。赶走还有可能请回来,一轮复习先赶走,根据学生不断提升,一些C类题水到渠成的时候又可能拿来在二三轮复习中作为目标任务,而二三轮复习中的C类题没有机会和时间再涉及,所以是彻底剔除,绝不犹豫。
模拟考试后的讲卷要避免两种情况,一是逐题讲一遍,越是学生做不上的讲的越多,幻想能给学生讲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其他问题被忽视,本末颠倒,头破血流;第二种是防止一刀切,老师认为是C类题武断赶走,忽视差异,不顾学情,想当然教学,损失惨重。因此,二三轮复习中各种诊断模拟考试后,甄别C类题的任务交给学生,分层确定C类题,都不会或基本不会的是共性的C类题,但更多的是各有不同,由学生甄别才更加精准,分层区分,分层指导,分层盯抠,分层突破,减少普讲,加强针对性辅导,各取所需,各得所得,这样的教学才是生动活泼,事半功倍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