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省高考适应性联考部分题目超纲引发热议,这是继甘肃省质量检测考试后的又一次所谓的“难度大”的考试。现行高考制度以“选择人”为重要功能是大势所趋,这引起了许多老师、学生和家长的焦虑。上周写了一篇文章,意犹未尽。前天晚上,针对有关问题,给高中和高复的领导老师举办了一场讲座,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师生如何克服焦虑情绪做了疏导。
一、用数据验证,“贩卖焦虑”是杞人忧天。
自媒体时代,个别不具备普遍意义的样本数据成为热点后,往往带偏情绪,对此我们要高度警惕。
必须厘清个别样本与全局之间的关系,样本是否具有普遍性。尤其要透过现象挖掘本质,得出独立判断,样本有没有示范性意义。
通过数据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被只有样本意义,缺乏示范意义的数据感染,更不要人云亦云,被样本数据带偏。以宁静平和的心态,心无旁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勤学善思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拼到极致取得力所能及的成绩。坚持不辍一步步接近力所能及的目标。
天上掉馅饼,一夜暴富,心想事成,这是大多数人的梦想。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把人生目标与不切实际的梦想混淆起来。梦想是对人生的憧憬,奋斗目标却要求我们对人生进行精准的把握。不管是在学习、生活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需要确立人生奋斗目标,不能一直活在梦想中。学业上也是如此。作为中等生,上清华北大可以作为梦想以励志,但如果在具体行动中将其作为奋斗目标,就有可能失去自我。
天上掉不下来馅饼,只能掉下两种东西:一个是炸弹;一个是鸟粪,仅此而已。稍微有点理智和脑子的人都明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当诱人的利益摆在眼前时,我们先别急着高兴,最应该做的就是低声问自己,这种好事为什么会让我遇到呢?
高考选择人的制度对国家发展是有利的,比例多大?我们通过历年高考数据分析,得出结论,选拔探索性研究型人才的比例最多不会超出百分之十。而我们作为入口成绩后百分之十的学生,能否跃升进入前百分之十,有可能,但是概率有多大?百分之十?百分之五?几十年的实践给出的答案是,不会超过百分之一。
为了这个不超过百分之一的概率,我们耗费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精力,孰轻孰重?划得来吗?
如果我们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让百分之百的学生通过努力学习,教会学生获取能力范围内的知识,将力所能及的问题学懂弄通,变成会的对的,能得分得全分,这是我们可以做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是会取得明显进步的。这个进步的增幅有多大?增分100分的目标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不加分析贩卖焦虑是杞人忧天;不顾学情,随意改变教学复习策略,将着力点放在力不能及的问题上不仅是糊涂的,也是愚蠢的。
二、选择高考目标,准确定位至关重要。
定位定人生,定位定成败,定位定生死。没有定位,就没有目标和方向。没有目标和方向,就没有结果。
确立奋斗目标就是定位。定位不切实际,再努力也是一事无成。梦想是对人生的憧憬,定位却要求我们对人生进行精准地把握和操控。假如人生没有定位,梦想就会失去方向,人生也会如同无头苍蝇一样,处处碰撞。
我们知道,船只在漫无边际的大海上航行时,必须通过罗盘定位才能驶达目的地,人生也如同辽阔无边的大海,而且和大海一样会遭遇狂风巨浪、疾风暴雨。不管是在学习、生活还是工作中,我们都需要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准确定位,才能排除万难,勇往直前,避免触礁。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把定位与梦想混淆起来,从某种意义上说,定位和梦想的确有着相似之处,然而,定位又不同于梦想。在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定位时,我们要进行理智的思考,客观评估自身条件,分析优势和劣势,才能做出理智的定位。和梦想的大而化之不同,定位更加精确,也要求我们稳准狠地把握人生。
在成功定位自己之后,既要制订长期目标,也要制订短期目标,且对于自己如何实现这些目标要做到胸有成竹。只有准确定位自己的人生,才能竭尽所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基于以上关于定位的基本知识,老师们就应该知道如何定位高考目标,从而制定出符合学情实际的目标和方向选择。
三、贩卖焦虑,谁最受伤?
贩卖焦虑,谁最受伤?网上贩卖“高考题变难”这一令人焦虑的信息,最焦虑而又不明真相的中等生及其老师家长最受伤。他们中的许多人误以为高考试题难度加大,自己学不动只能被淘汰。不深度思考,人云亦云,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焦虑恐慌,动作变形,教学跑偏,将着力点放到所谓的难题上,苦下功夫,越学越差而不自知,遍体鳞伤,失败是必然的。
老师要教会,学生要学会。而学会的基本前提是学生有能力学会,即力所能及。如果超出能力范围,力不能及,花费很大的代价,即便勉强学会了,也是耗费了过量的时间和精力。须知时间是有限的,学习也是要讲求效率的。难度大,效率太低,或者难度虽然不大,但是容量太大,难以巩固消化,都是事倍功半,得不偿失的。
我们要提高数据分析能力,破除迷信,挑战权威,挖掘实质。这个实质就是所谓的高考难度变大的对象主要是高考成绩前百分之五左右的考生,与我们后百分之三十学情的中等生没有多大关系。我们要相信科学,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从学情实际出发,量体裁衣,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拼到极致,一步步接近目标,实现目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