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案的质量决定课堂的质量

(2024-01-14 11:51:54)


       题记:课堂教学教什么?教知识还是教问题?成功教学考理论指出,课堂教学过程中,知识要问题化,问题要习题化,习题要量化。所以课堂教学要以教问题为主,通过教问题达到教知识的目的。问题从哪里来?问题从预习课中来,预习课就是问题生成课。所以学案的编制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学案的质量决定课堂的质量。学案符合学情,课堂教学有效高效;学案脱离学情,课堂教学低效无效。
      让我们透视教学一线具体实践吧!

      任玉玲校长:学案的容量取决于预习的容量,即有多少时间做多少题,量力而行,量体裁衣。因此,习题量化,习题典型化、习题难易学情化显得尤为重要。
      昨晚跟踪了一节高三应届物理预习课,内容:力的合成和分解,学案选择了8道题,50分钟预习课,学生完成了6道题,7、8两道题由于没有时间,所以没做。根据一班预习出现的问题,在另一个班预习时,老师要求学生只做1---6道题,7、8题不做。在跟踪调研中得知,1--6题是一轮复习的夹生饭,7--8题是二轮综合题。那么,问题来了,由于预习时间不够,直接把7、8题去掉,等于这节课停留在一轮复习上,没有和二轮复习对标。如果长期这样,二轮复习任务岂不泡汤?由此得出结论,学案题量、题型选择是二轮复习的关键环节,老师的经验、智慧、责任尽在其中,或多、或难,或重复单一,或违背学情,都将收效甚微,最终害学生害学校。
我和任课老师反复沟通,老师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提出整改措施,第4题和第6题是相似题,二选一,留下第4题,第6题可用在课堂变形题的验收中。再把第8道综合题设为星号题,供学有余力的同学自主选择,这样的话,这节课的容量从8道题变为6+1,不仅学案容量与预习容量等同,而且一、二轮复习自然衔接,达到有效复习的目的,同时为成绩相对较好的同学提供了跳起来摘果子的机会,各层次同学各有所得,各有所获,在不同层面提升进步。

      点评:关于这节课存在的问题,其它课堂应该也会遇到,这就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案例。学案的质量决定课堂的质量,请老师们对照自己,认真思考,及时修正学案。二轮复习能否实现目标,起步特别重要。二轮复习没有时间走弯路,也没有时间弥补损失,希望各团队反复研磨,达成共识,有效推进,力争二轮复习取得实质性突破。
      1.发挥集体力量,相互取长补短,编制高质量学案;2.合理安排容量,把握好度,为思考拓展留出时间;3.重视并做好课前预习,找出问题,找准问题;4.认真批改预习学案,在汇总问题中把握好学情;5.带着问题进课堂,真正解决存在问题,让做错的学生真会;6.课后对存在问题的学生,明确时间和责任人,反复盯抠;7.周末检测,滚动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力求完全掌握。
 
      李雪亮主任:文科教学必须带着问题进课堂
      做为文科老师,我们经常犯的错误就是一节课漫无目的大讲特讲,生怕遗漏了哪个知识点,没有针对性,完全脱离了学情,这样的课堂显然是无效课堂。不管是新课还是复习课,一定要紧紧围绕学生存在的问题展开。
成功教学考理论告诉我们,教什么?教的肯定是学生暴露的问题后面所映射的知识。学生通过预习,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暴露出存在的问题,老师汇总后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这才体现了“教什么”的理念。这样的课堂目的性很强,学生知道自己哪些会哪些不会,课堂上才会专心听讲。
      教的内容明确了,学的内容自然也就确定了。如何让学生真的学会,老师普讲肯定也不对。学情层次不一样,有些学生肯定会做,我们可以让会的学生给不会的学生讲解。如果讲解的过程中,这些学生能够讲清楚,说明他是真会了。如果讲的一知半解,说明并不是真会,这个时候老师只需点拨、补充、强调,帮助学生完成,然后再让学生复述讲解,做到真会。学生讲的真正目的就在于在讲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暴露问题,以检测学生是真会还是假会,老师再做点评和纠错,直到所有学生都听懂学会为止。一节课从头到尾都在解决问题,这样的课堂肯定是有效的。
      总之,学会是最终目的,学生学会了,讲对了,才是真正的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