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软肋长期以来困扰着我们。这次语文教学改革确实有重大突破,牵住了问题导向的牛鼻子,教学目的在于把会的变成对的。明确任务分解,把基础知识“不会变会”的任务交给学生完成,老师集中解决“会变成对”的问题,提高能力。也就是说语文三大块,一是基础知识,老师布置任务,学生通过记忆解决基础知识方面的问题,老师负责盯抠监督;二是阅读理解,这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通过预习学案发现问题,课堂教学有的放矢,理解拓展,发散思维,举一反三,解决问题,把会的变成对的,提高能力;三是作文训练,先练作文提纲,不要跑题,再练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成绩。优秀生做示范表率,中等生纠偏纠错,反复滚动,落后生抄写记忆,将十几类几十个选题记住背会,作文教学就有收获。
选登兰州成功初中两位年级主任关于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文章,供大家学习借鉴。
第一篇、兰州成功初二年级主任于娟娟谈语文教学改革落地思路
语文教学主要分为三大块: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和作文。
一、基础知识:(中考占35分)
基础知识主要是以学生识记为主,老师布置任务,学生通过背诵,对基础知识进行识记,这一部分任务学生通过预习课和早读课能独立完成。而现在我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老师总是不放心,基础知识大讲特讲,对基础知识讲解时间过多,今后教学中我们要把基础知识部分交给学生完成,老师利用少部分时间进行听写检查监督即可,对于基础知识不过关的同学课后加强严盯紧抠。
二、阅读理解:(中考占35分)
阅读理解讲解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学生在识记过关的基础上,预习课上通过做阅读理解相关题目,老师从预习学案中发现问题,课堂上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做到有的放矢,拓展思维,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把会的变成对的,提高能力。通过阅读理解题目讲解,提高学生能力才是对一个语文老师教学能力真正的考验,而我们部分老师这一点恰恰欠缺,他们的理由是学生基础差,无法理解,不敢尝试或不愿尝试,这样反而限制了有能力的孩子发挥自己的优势,实际上基础过关之后学生能力是可以慢慢培养的,不抓能力,只靠基础和作文,语文成绩就会一直在八九十徘徊,而部分B班学生如果基础知识不过关,及格线就成他们的生命线了。
三、作文训练(中考占50分)
语文日常教学中作文训练必不可少,先练习作文提纲,教会学生不跑题,再练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写作能力。我们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可以分为三个方向:一是优秀生做示范表率,老师将他们的优秀提纲、作文在作文课上进行泛读或投影给学生,让其他学生学习他们优秀的写作思路和技巧;二是中等生纠偏纠错,反复滚动,对于中等生的作文,老师通过批阅,勾画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学生加以纠正,如果有条件,老师对这一部分学生的作文进行面批,将问题指出,加深学生印象;三是对于后进生,提高他们写作能力的方法就是背诵范文,将十几类几十个选题作文背会,考试中再根据作文的要求从自己背诵的范文中选取自己背诵过的句子用于其中,旨在拿到35-38分,保证写作不拉分。作文教学,老师目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量练得不够,现在的作文是两周一篇作文,我们要调整到一周一篇作文,经常练习,考试中学生才能面对不同要求的写作做到游刃有余,从而不会出现时间不够的问题;二是部分老师缺少方法指导,写作技巧的指导也是很有必要的,老师们对中考常考的作文体裁进行归类,开头、结尾段落交给他们方法,让学生记下来,先通过开头和结尾吸引出阅卷人的眼球,提高印象分,中间主体部分根据自己的写作水平进行发挥,争取作文得分超过40分。
语文教学从基础、阅读、作文三方面主抓,语文成绩实现过100分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第二篇、兰州成功初三年级主任宋霞安谈语文教学改革落地思路
中考语文试卷总体分为三大块:基础知识、阅读、作文。
第一板块是基础知识(35分)。这一版块的主要复习方法就是学生的识记和老师严盯紧抠,反复滚动。时间就是预习课和早读,老师布置任务,规定时间,让学生识记,采用不同形式的抽查,比如小组查、老师查、同桌互查。当然,背过的知识必须要落实到听写上,学生不但会背,而且要会写,保证基础知识不丢分。规定的时间内背诵不过关的同学一定要落实到课后的严盯紧抠上;其次教师必须严格落实周滚动,中等生的特殊性就是学的慢,忘的快,解决忘的快的办法就是反复滚动。通过反复滚动,形成肌肉记忆,才能达到巩固基础知识的目的。
第二板块就是阅读(35分)。这个版块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然后分析文章,经过思维准确表达。这个版块的复习是以专题形式过。首先,老师必须清楚每个小专题有几个考点?考查形式是什么?用什么方法拿到全部采分点?老师必须整理出符合学情的学案,做到难度适中,题量适中。学生在预习课中,限时独立地完成学案。老师如果做不到全批全阅,必须在ABC各类学生中抽阅。通过批阅汇总问题,作为第二天课堂的教学目标,也就是说课堂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在汇总问题的时候,老师必须有一本明白账:这道题3分,A同学得了2分,他的问题是什么?B同学得了1分,他的问题是什么?一定要清楚。在解决问题时,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先自己解决,真正解决不了时,老师绝对不吝啬语言,针对问题清晰讲述。
第三板块就是作文,占50分。要想发生质变,必须要有量的积累,每周两篇作文提纲和一篇作文,从始至终坚持做到。同时作文一定得分层,A类生作文每次尽可能全批,指出问题,可以就问题部分进行旁批改正。如果遇到优秀的范文,一定要全班学习,学习他们的思路、语言、结构;B类生部分也要进行面批。哪里出现问题就像A类生一样旁批改正。如果有些B类生实在不能理解,也可以找优秀的片段去充实自己的文章;对于C类生,一般要求自己写一篇,然后抄一篇同类的优秀作文,把它背下来。最后,老师一定从方法上多指导,教会写作技巧,如拟写一个吸引人的题目,写好开头和结尾,写好每一段的中心句,运用一些彰显时代气息围绕中心的材料,抓住这些关键点,争取中考拿到B类文,向A类文进军。
总之,认真践行成功教学考理论,师生共同动脑筋,高效课堂不是梦。
点评:认真学习了于娟娟和宋霞安两位领导关于语文教学改革如何有效落地的实施意见,思路敏捷,条理清晰,操作性强,具有很好的指导价值,不仅适用于初中,也适用于中复、中职、高中、高复和小学。建议大家认真学习思考借鉴,落实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一定会见到实效。
现在好课不断涌现,要抓紧推出一批优质示范课和一批教学能手,有了示范带头引领,学有目标,赶有方向,一盘棋就活了。
教学能手候选人推出后,抓紧听评课,一个个用心纠偏纠错打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课前课堂课后盯抠质量,最终让成绩说话。
是不是真正重视教学,要体现在管理体制上。必须明确,指导班主任成不了教学能手,就没有资格继续当指导班主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