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成绩陆续发布,兰州成功小学有进步,尤其是优秀率和整体得分率较高。
这次命题采取跨年级命题方式,从优秀率、整体得分率看,命题科学严谨;成功教学考理论在小学得到有效践行,老师教书育人认真负责,绝大多数老师的评估成绩与实际成绩差值很小;四五六年级优秀率高,反映了老师没有满足于死教书、教死书,创新思维活跃,值得肯定。
跨年级命题是科学的办法,应该坚持,前提条件是所有题型必须是老师教过学生练过的题型或变式题。至于成绩统计标准问题,建议小学按照百分之九十而不是百分之百统计成绩。因为每学期插班生很多,要给老师充足的补差时间和空间,按百分之百统计成绩对老师不公平。按照百分之九十统计成绩与百分之百不放弃学生不矛盾,不仅不矛盾,反而会激励老师重视每一位同学,须知去掉的百分之十不是按照人而是按照成绩去掉的。
这次期中考试最突出的问题是各科70分以下的学生比例偏大,必须引起注意。
据了解,五六年级70分以下的学生主要来自于去年和今年的插班生,一年级都是新生、四年级老学生多于插班生,最严重的是二三年级,且大都是老学生。
二三年级有的科目低于70分的比例超过20%,而同科目的优秀率也在百分之二三十,一方面说明命题是科学的,另一方面说明成绩优劣跨度太大,尤其是如此大比例的老学生考出这样差的成绩,问题是很严重的。问题出在哪?肯定出在“教”上,这些学生一二年级就没有教好,我们必须深度反思。
我最近在思考一些问题,其中就包括这样的问题:三年疫情学业受到伤害最大的是哪个阶层?毫无疑问是中等生。三分之一时间不在学校,老师不在身边,家长难以管教,这就是疫情下的学习场景。在这种场景下,优等生自学能力强,不待扬鞭自奋蹄,学业基本不受影响;差等生放任自流,实属自我放弃,成绩没有最低只有更低;最难熬的是中等生及其家长,想学而不会学、学不好,遇到问题难以找到老师解答,盯抠失去监督,成绩普遍下滑,相当比例中等生成绩一落千丈,坠入深渊。成功小学的学生,中等生作为主流,肯定也深受其害。是不是这个理儿?除此之外,自身教学是不是也存在问题,比如老师对于后进生的态度如何?补差有没有计划?盯抠是否有耐心?家校合作共育是否有作为?等等。这些问题必须认真反思。
根据期中考试成绩分析,这半学期成功小学进步是明显的,应该给予充分肯定。对于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各年级大量存在的后进生,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补差的责任不可推卸,要有切实可行的补差计划和考核指标。希望通过接下来两个月的努力,在期末考试中看到变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