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召开“让成功教学考理论有效落地”研讨会,成功高三团队五位负责人的发言含金量其实是很高的,他们共同回答清楚了一个扎心的问题:我们过去拼尽全力抓教学促管理严盯紧抠反复滚动,为什么成绩出不来?现在仍然讲的是抓教学促管理严盯紧抠反复滚动,成绩就能出来吗?
回答是明确的:“能”。为什么?因为过去抓促抠盯的标的60%属于AB类题,40%属于C类题,我们将大部分精力用在了力不能及的C类题上,有能力解决的AB类题却由于没有时间和精力而无力顾及,这是导致成绩越来越差的主要原因。现在有了校本教辅资料和学案,通过二次集体备课,下定决心彻底舍弃力不能及的C类题,将全部精力放到力所能及的AB类题上,成绩就一定能提高。
通过培训,大家都明白了B类题所涵盖的分数包括管理分和教学分,也清楚了先拿管理分,再拿教学分的道理。要拿到管理分,必须提高管理能力和智慧,把学生管住把课堂管好。如何做到把学生管住把课堂管好,用体罚的手段是愚蠢的,用惩戒的手段是不高明的,用激励的手段和方法才是智慧的。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没有成绩提高和分数提升更有效的激励手段了,所以说老师激励学生最有效的武器就是成绩,就是分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家作为一把手,必须深刻洞察国际国内大势,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现在的处境,墨守成规,惯性延续,死亡是迟早的,等到真正江河日下的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相反,在这个深刻变革的大时代,我们如果能够发挥优势,危中寻机,求变图强
,杀出重围,跃迁到一个新的阶层,我们就会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只要我们努力奋斗,我们完全可以做到。
为此,我们立誓:这是和平年代的战争,我们有向死而生的气魄和精神,我们更有向死而生的能力和智慧。向死而生,杀出重围,危中寻机,求变图强,从成功走向新的更大的成功。
任校长跟帖:高三应届也好,复读也好,这一年就是把学生的B类题变为A类题。B类题由两部分组成,管理分和教学分,而一轮复习的主要任务就是拿到管理分。什么是管理分,就是学生只要静下心来,动脑筋思考,就能完成任务拿到的分值。相对于管理分,教学分就是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理解、消化知识后才能拿到的分值。如何精准找到管理分,也有明确的思路,将学案先闭卷考,然后再开卷考(学生可以看书,但不和同学谈论,老师也不讲解),两次考试的分差就是管理分,这个过程中的难点在学案的质量上,100分的题,大多数学生闭卷能考到50分左右,开卷能考到85分左右,说明题是符合学情的,过高、过低都是脱离了学情的。再强调一遍,管理分对应的题是学生识记动脑筋能够解决的,所以,接下来就是督促、盯抠学生把这些知识真正的掌握,基础知识要100%掌握,与教学考相匹配的力所能及的考练题是核心。
能否确保管理分拿到手,这就又要谈到管理。我们说老师要管好学生,管住课堂,不要简单的理解为学生不捣蛋,不顶撞老师,而是能静下心来,勤学善思,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拿到管理分的抓手就是严盯紧抠。说到严盯紧抠,主阵地在课堂,老师要通过多种方式,盯住学生,该记的记下,该会的要会。管住课堂的最好方法是激励,激励最有效的武器是成绩,学生学有所获,成就感满满,自然就会充满信心。
过去,一轮复习以教辅资料为核心,从头做到尾,从头讲到尾,只负责教,不顾及学,更不落实会。教辅资料基本是针对前30%的学生的,难度之大是完全脱离中等生实际的,越是教不会的占用的时间耗费的精力越多,结果是力所能及的题没有时间解决,力不能及题没有能力解决。好惨痛的教训啊!现在,在王总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老师深刻的认识到过去愚蠢的教学行为,对教学考理论完全赞同,关键就是能不能落地,能不能坚持到底。没有理论上的创新和突破,就没有实践中的坚定和持久,这学期教研督导处要全力以赴做好督查指导,坚定不移干下去。
向死而生,勇往直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