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一直担心成功高中和高复一轮复习校本教辅资料出的题太难。就如何解决难的问题,我在反复琢磨,给各科校本教辅资料主编老师提个建议,你们听听,这个办法比较好,也是比较有效的。
我们的校本教辅资料即学案,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属于于基础知识,基础知识这一块应该是没有什么难度的,学生必须100%答上,而且要100%背过记下来,这一点无论小学、初中、高中、高复、中复,都是相通的。关键是第二部分,基本技能,以考练题的形式呈现,有阶梯有难度,必须有量化标准。提出具体量化标准:总体来说,闭卷测试高分班学生至少有百分之六七十要答上来,普通班学生至少要有百分之四五十的题要答上来;开卷测试高分班学生至少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题要答上来,普通班学生至少有百分之八十的题要答上来,这就是我们的标准。
提出这一标准,具体到各科又是不一致的,到底是多少?老师要根据学情确定。确定下来后,让学生试做,验证一下是否能达到这个标准。闭卷测试如果普通班连百分之三四十都做不了,高分班也只有百分之四五十,难度肯定大了,如果百分之八九十都答上了,那就说明难度太小,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个比例。
0.35、0.5、0.618、0.67、0.75、0.85、0.9这几个点,都是有代表性的,大家要记住,用在确定难度系数方面,也是特别准的。我们的高复,我们的高中主要就是犯了这个错误,自己认为难度不够,实际上学生已经都答不上来了。
大家想一想,学案测试,如果难度系数符合要求,普通班闭卷0.35,开卷0.85,0.5的差值,假如满分100分,差值就是50分,这50分的差值就是学生只要努力就能拿到的管理分,一轮复习的目标任务就是想方设法拿到这50分的管理分;高分班闭卷0.5,开卷0.9,0.4的差值,假如满分100分,差值就是40分,这40分的差值就是学生只要努力就能拿到的管理分,一轮复习的目标任务就是想方设法拿到这40分的管理分。
管理分与教学分相比好拿,因为解决管理分,对我们老师来说,不用过高的学问,也不用多动脑筋,只要把学生盯住抠住管住,管好学生,管好课堂就能实现。
可能有个别老师会说,我提出的这个难度系数要求太低了,实际上这个要求不是太低而是已经很高了。大家要知道我们的时间有限,每天至少要上若干门课,剩下的时间不是你一家的,是这若干门课要共同来分享。学生答不上来的,你都要往过讲,你有那么多时间吗?所以说考练题需要老师普讲的有百分之三四十就很好了,最多不能超过百分之五十。如果能达到这个标准,老师需要给学生讲解处理的题的量就减下来了。
我们只要牢牢盯住管理分,严盯紧抠,反复滚动,将有能力拿到的管理分确保拿到,我们基本上就成功了。至于剩下的教学分能拿多少是多少。
相较于我们的高中和高复,研究讨论的是如何将难度降下来。而初中中复主要考虑的是高端学生如何将难度提上去。现在初中中复在中等生的突破方面已经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经验,需要珍惜巩固,在此基础上,针对每一个年级分校二三十位冲击700分的尖子生,再沿用这样的中等题就行不通了,对他们解题能力的训练就要加餐,就要拔高难度。
学生在完成学案的时候,可以看书,也可以讨论,但是不要请教老师,这样才能确定管理分的难易程度。学生答不上来的,老师认为学生应该有能力掌握的,才是老师要一遍遍重点讲的。如果老师要讲的内容太多,时间就没有了。没有时间,一切都是无意义的。
师资、学情、方法和教学执行力共同造就增分能力,增分能力才是成功教学的核心竞争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