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在河西成功学校,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该校高一高二的普通老师特别欢迎、热情拥抱“成功教学考理论”,认为这一理论的践行是对老师学生最大的尊重。“教什么,学什么,考什么”本应顺理成章,却由于一味“迷上”,让老师教的崩溃,学生学得茫然,考试一塌糊涂,导致教学成绩越来越差。成功学校及时纠偏矫正,这不仅是成功老师学生之福,也是成功学校之幸。
河西成功高一高二的期中考试成绩分析,大家可以看看。学生成绩的好坏是相对而言的,不是绝对的,师大附中学生整体优秀,但差生也大有人在。河西成功高一高二的日常检测也有十几位六百多分的,当然这个成绩是相较于河西自身的学情进行测评的。我们的任务就是在现有学情基础上能让学生成绩提高多少。成绩提升幅度越大,证明我们的教育教学能力越强,反之亦然。
从去年三月到现在,一年多的心血没有白花,新区教育园、兰州高中和河西高中在事实面前,逼着思考“教学考”问题,这一动脑筋,不得了,认识提高了一大截,理论提升一大台阶,越来越多的老师认识到“成功教学考理论”是大学问,大智慧。这一思潮正在波及到高考复读、中考复读和中小学。成功教学考理论的普及和践行已然成为趋势,必将对成功教育教学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力量。
任玉玲校长跟帖:随着“成功教学考理论”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分校、年级、老师逐步理解了教学考的重大意义,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认真落地,本学期第一次月考和期中考试相比较就有明显突破。但仍存在致命的问题:一是有将教学考庸俗化的倾向,一味追求题简分高,出的原题比例过大,成绩是漂亮,但学生实际获取的知识少之又少,这样下去,结果就是老师不用动脑筋,不用研究,不用掌握学情,学生不用努力,不用思考,弄虚作假,照搬照抄,结果可想而知,祸害学生,祸害学校,学生一塌糊涂,学校被社会唾弃;二是忽视预估。有些老师预估错误,有些老师不认真预估,随便写个数字,认为多此一举,说到底都是对学情不了解。就拿河西高一来说某英语老师预估分与实际分差15分,某生物老师预估分与实际分差高达24分,相比鸿鹄高中、中职预估分差就很小。预估差距背后反映的是对学情了解与否,而了解学情的背后反映的是教与学是否高度统一,再通俗一点说就是老师教的学生会了吗?鸿鹄、中职成绩高于兰州高中、河西高中,最好的诠释了预估准确是因为教与学的高度统一。预估不准,暴露的典型问题就是教与学两张皮,该教的都教了,学生会不会不知道。
我们说,围绕“教什么、学什么、考什么”,要做到每天教多少、学多少、会多少,核心在“会”上下功夫。预习中抠问题的发现,课堂抠问题的解决,课后抠问题的巩固,多问,多练,多变,当日事当日毕。师生每天对任务都清清楚楚,同时对任务完成结果也清清楚楚,这样才能让教学考实现应有的价值。
考后公正评价老师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智慧行为,决定着问题能否真正解决,决定着能否为人才搭建平台,让人才脱颖而出。评价必须有明确的标准。举例:1.成绩好,预估准,考评为A;2.成绩好,预估差值大于5分,考评为B;3.成绩一般,预估准确,考评为B;4.成绩差,预估差值大于5分,考评为C或D,每个等级差距要拉大。只有这样,老师才有目标意识,才会将有效严盯紧抠变为自觉行为,才能树立成绩就是硬道理的信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