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要重视家长微信群的维护

(2023-05-10 14:11:53)

                                                   
    家长群很重要,道理大家也都明白,但是由于维护不够,问题多多,知易行难啊。就拿几个小升初群来说,断断续续,维护不稳定。这不,近几日几个小升初群又无人维护了,从昨天中午到现在,超过24小时,一片空白,冷冷清清。上次就给鲁校长提出过,关键是新初一领导老师缺乏维护家长群的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需要制度保障,仅仅靠督促是不够的。哪一个群,谁维护,必须责任到人;谁监督,也必须责任到人。这不是小题大做,而是关系到吸引家长,留住家长,招生是否取得成功的大事。                           
    我一直表扬中考复读等几个家长群,生龙活虎,激情澎湃,始终如一,长期以来维护得很好,其它大多数群就乏善可陈了。
                                                 
    家长群的维护要用心,群友人数也要足够多,这两项都很重要。在平时维护中,凡咨询的家长都是潜在的目标人群,都应拉进家长群。如果一个群有四五百人,一百个群就是数万人,影响力之大,可想而知。            
    将日常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点点滴滴“直播”给家长和准家长,是家校互通,家校共育最便捷最有效的办法。申报各年级插班生的家长,在真正确定身份后,鼓励将家长拉入活跃的班级大群;招生季,招生办推过来的家长,更要及时拉入班级家长群。只要进了家长群,不用再多说话,直播就是最悦耳动听的语言。通过耳濡目染,用不了多久,家长就会被感动感化,成为成功粉丝。
    各班级家长群的维护是大事,是招生取得成功的重要一环,要专人负责,制度保障。关键是要有这个意识,要有这个主观能动性。                            
                                               三           
    站在家长的角度,以爱和尊重为基础,长期坚持不懈,家长就自觉成为了成功教育的倾听者、维护者和同盟军,作为成功“铁粉”,在社会这个大舞台,就会有成千上万的自媒体转发成功信息,传达成功声音,传播成功文化。长期坚持,到了招生季,招生还用愁吗?          
    浅显易懂的道理,不是每个团队都能做好做到位。为什么?格局,境界,视野,胸怀使然。只要有干大事的胸襟,有成就一番事业的气魄,这些都不难做到。于细微处见真章,努力做好这些小事,就能干成大事。 
    具体来说,一是群人数要足够多,将平时咨询的家长随时拉进大群就可以做到;二是发布的信息又好又快,这个更不难,分工明确,责任明晰,日查周结,长期坚持,必然成功。            
    招生季马上就要到来,时间还来得及。请将日常咨询的家长及时拉入群里吧,让火热的成功文化点燃准家长的激情,共同奏响走向成功的共鸣曲!  

附:成功教育园班级家长群检查结果通报
    密切联系家长,借助班级家长群扩大成功教育的影响力,从而形成虹吸效应,助推各学段招生,特对教育园和昆仑校区各分校团队的家长群人数及群维护情况做了检查。检查结果汇总如下:
    一、家长群呈现出团队大群加班级小群相结合的特色模式。团队大群成员由团队内所有教师和家长组成,少则一二百人,多的四五百人。比如,一校郭红云、冯小东团队499人;韩宏、罗欣团队420人。而班级小群则是以班级为最小单位的群,大都在一二百人。两种家长群分工明确,相辅相成。师生们的日常教学生活、成功要闻、招生信息主要发在团队大群;班级小群则承担着诸如放学返校、日常沟通等小型任务沟通。
    二、各家长群初步形成了以指导班主任、班主任为带头人,各科老师为管理维护人员的群管护组织。家校之间的“心心相印”和“心有灵犀”很需要信息的透明传递和情感的双向赋能。目前各家长群逐步建立起了群管护组织,负责家长群的日常维护和信息转发。这样的运作对于提升团队战斗力,增进家长朋友们对学校日常管理教学的深入了解,提升成功教育的社会影响力,作用是明显的。
    三、各分校各团队的家长群建设参差不齐。有的家长群人数多且增长快,有的则人员较少且增长慢。有的家长群一天24小时热火朝天,而有的家长群则冷冷清清,或者说间歇性热闹、间隔性冷清。这从侧面反映出各分校各团队负责人对家长群的作用认识不到位。各级领导一定要提高思想站位,认识到家长群的巨大作用,推动各团队家长群建设,创建日常维护机制,让家长群在传播成功文化、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以及招生等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