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教什么就考什么”有效落地

(2023-03-19 11:56:53)

              
    我们在成功高中讲了一年教学考,要求认真践行“教什么,学什么,考什么”,效果不佳。为什么?问题的关键是大家对这九个字认识一直统一不起来。         
    上周教研座谈会上,进一步就这九个字换个说法:“教多少,学多少,会多少。”得到教研座谈会领导老师的赞同。                    
    让我感到意外的是,新区成功教育园领导说,成功中职去年建校以来一直就是这样做的,并拿出了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成功中职两个班,受疫情影响,文科35人参考,满分720分(英语听力30分未列入),最高581分,500分以上14人,400分以下9人,平均460.33分;理科40人参考,满分720分(英语听力30分未列入),最高621.5分,500分以上9人,400分以下5人,平均分474.20分。我看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也再次意识到任校长在高中领导班子会议上说的一句话:“如果成功高中还不转变观念,还不整改教学考存在的问题,三年后有可能考不过成功中职”的论断。任校长是十分严谨的,当时她这句话说出后我一时愣住了,没有吭声。教研座谈会上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成绩的时候,我明白了任校长的论断并非空穴来风。 
    昨晚在与成功高中高校长等领导座谈时,我们又一次分享了成功中职的期末成绩表,请大家看看高分比例,低分比例和平均成绩,要知道这是中职啊,理科中考平均成绩四百多分,文科中考成绩不到四百分。不知大家有何感想。                 
    我又进一步指出,如果对“教多少,学多少,会多少”还不能认同,请直接理解“教多少,会多少”,同时请看看齐辉校长在培训群发的“追问”一文吧。                   
    大家为什么不认同,认可了为什么又不敢践行?说白了长期以来在传统思维中桎梏,缺乏跳出来的胆量。须知此600分与高考600分是两码事。我们的学生排位于后百分之二十,却要拿针对前百分之二三十学生的考卷检测,教学考不匹配,结果早就注定了。我们的高一高二要求的是针对我们这个层次的学情,教多少,学多少,会多少,而不是一味与高考接轨。与高考接轨是高三的任务,接轨的是四百分五百分,而不是六百分。
    话说到这个份上,问题就清楚了,如何制度立法,让“教什么就考什么”有效落地,乃是当务之急。

成功高中高兴斌校长跟帖:
    王总对教学考三者关系的阐述以及不断追问,寻求高中问题的本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首先这种勇于面对问题,大胆创新改变思路想办法解决问题以及不解决问题誓不罢休的工作作风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对教学考三者关系的理解,我们就是要做到:教什么,学什么,考什么。反之,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让非毕业年级阶段性考试真正成为检验教学成果的度量衡。王总用更通俗的语言又做了解释,那就是:教多少,学多少。更进一步,就是教多少,学多少,会多少!
    作为老师,改革的核心在理念,在思想!只要思想畅通,落实这项决定高中命运的策略就水到渠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都是战术性问题,我们完全能够解决。
高一年级主任汪驽慜跟帖:
    加盟高一年级已经一月有余了,感触颇多,老师们工作认真负责,团结互助。因为认识不统一,以至于好多努力事倍功半,让人苦不堪言:“高一事多会多!”甚至有老师因此离开了付出心血的岗位!真的让人惋惜!我们招收的是后百分之五十中的后百分之二十的学生,学情决定了我们非毕业阶段的教学重点和其他学校必定有很大的区别,集团领导高屋建瓴,给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甚至给了我们具体落地抓手,如果我们还不去转变观念,不去马上实施,我自己都过意不去!教什么让学生会什么,关键是要教什么,就教我们学生能学会的!主动舍弃学生力不能及的!我们首先要在“教什么”上做足文章,就教最基础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其次在于大胆舍弃:学生力不能及的问题等到高三再根据实际情况以学定教;第三、如何去教?首当其冲不能满堂灌!要有任务驱动下的预习,课堂以预习问题驱动去教学,我的看法讲20分钟就足够了!其他时间主要用于盯抠!
汪驽慜主任再跟帖:
    关于如何正确处理“教学考”的关系,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再谈谈自己的感触。
    一是高中多年来核心问题就是高一高二年级“考”与“教、学”脱离,阶段性考试不但没有对“教与学”起到评价和促进作用,反而干扰、制约“教与学”。高一高二基础打不好,导致高三三轮复习效果不好,能力提升欠佳,高考成绩差。
    二是王总对“教、学、考”阐述三个观点:1、成功高中的老师都是优秀的,他们对工作努力的程度和工作的业绩都是令人敬佩的;2、高一高二平时的考试必须是老师所教、学生所学内容,也就是务必做到“教什么、学什么、考什么”。考试试题来自所有科任老师,命题人在所有科任老师上交的题目中提取并适当变型经审核通过后形成试卷;3、在认真落实“教、学、考”关系策略的基础上,如果考试成绩不理想,其责任在管理而不在教学。
    三是“教、学、考”的核心就是“教什么,学什么,考试就考什么”,甚至可以说“教多少,学多少,会多少”。让这一策略落到实处的核心是让阶段性考试真正成为“教与学”的指挥棒。让这一策略取得成就的关键在我们指导班主任、我们老师的思想的转变,是否从高考中脱离出来。“教、学、考”关系有机统一的最终目的是高一高二打好高考所需的基础,为高三三轮复习备战高考做好充分准备。阶段性考试与高考相辅相成,紧密联系,没有阶段性考试这一指挥棒引领高一高二教与学作铺垫,就没有高考这一指挥棒引领高三三轮复习备考好成绩。
    我们要满怀信心,坚信只要阶段性考试所考是老师所教也是学生所学的内容,我们就一定能让学生达到目标成绩!坚信通过两年阶段性考试指挥棒正确引导教与学,打好坚实基础,让90%的学生完全掌握3:5:2中的3和5中的2,高一高二理论成绩就能达到380以上,再通过一年高考指挥棒引领下的冲刺,完全可以取得成功高中辉煌的成绩!
汪驽慜主任再跟帖:
1.“教学考”核心思想: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考试考什么,尤其注意考试的内容必须和教的内容和学的内容同频共振。
2.保证出题范围不出圈,充分发挥集体备课优势,同科目老师的教学进度、内容、重难点必须统一。
3.平时的盯抠主要以课堂遗留问题为主,老师带着问题找学生,逼着学生动脑筋。另外要明确,课堂才是主阵地,盯抠只是辅助动作,切勿本末倒置。
4.考前成绩预估要到位,避免试题本身的不合理。                     
5. 少讲精炼,自习时间还给学生!
6. 时刻提醒自己,考题是老师平时教的、学生学的,否则我们有权拒绝考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