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脑筋的基本路径是不断追问
(2023-03-13 10:34:58)任玉玲校长跟帖:
王总阐述的追问,简而言之就是带着问题一追到底,彻底解决,融会贯通。举例解读:
案例一
我参加了一个团队的月考分析会,分析没有停留在数据上,而是精准找问题。从成绩分析,看出英语问题较大,距离目标成绩7分,先分析是什么原因。下面是现场对话:
问:任课老师说说为什么这样?
任课老师:学生语法差,什么都不知道。
追问:这张试卷学生有没有不会的单词、短语、固定搭配。
任课老师:有,很多。
追问:有多少?
任课老师:
任课老师答不上来,让马上到教室,统计每个学生这张试卷不会的单词、短语、固定搭配有多少。半小时后:
任课老师:最少的35个,最多的300多。
追问:如果这些问题解决掉一半,平均分能提高多少?
任课老师:10分以上。
问:课堂重点讲什么?
任课老师:语法。
问:学生不会单词,能解决语法问题吗?
任课老师:不能。
追问:为什么?
任课老师:读不懂文章.
追问:那为何不重视识记?
任课老师:学生学习态度不好,不好好背,今天背明天忘。
追问班主任:学生学习态度问题怎么解决?
班主任:学生基础差,学不懂,所以不认真。
追问班主任:怎么解决?
班主任:英语老师是新老师,管理较弱,学生学习不投入。
追问班主任?怎么办?
班主任:我直接跟踪管理,帮助英语老师。
追问:大家出出主意还有什么建议?
即日起下午4:00--5:00为英语强化时间;
增强力量,班主任、两个辅导老师辅助;
给四个老师确定承包的具体学生,确定下次月考目标成绩,每天学习任务由英语老师布置;
识记内容从做过的月考试卷和期中考试卷中找不会的;
确定奖罚标准;
注:跟踪第二次月考,超额2分,完成了目标任务。
案例2二
月考成绩分析,物理成绩两级分化很严重,好的几乎是满分,占比30%,差的只有三、四十分,占比40%,结论:差距太大,分数差的学生占比过高。分析过程:
问:为什么?
任课老师:部分学生基础太差,基本的计算都成问题。课堂上讲的难了差的学生学不懂,降低难度,好学生提高不了。
追问:为什么不分层布置练习?
任课老师:差距太大,不好分层,差的学生要花大量的时间解决旧知,要反复练,反复讲,基本没有时间照顾成绩突出的学生。
追问:怎么解决,大家谈谈有没有解决的办法(大家积极发言)
最后达成结果:在物理课上,把学生分成两部分,70分以上学生由任课老师上,重点是综合能力的培养,目标成绩平均90分以上(满分100分);70分以下的在另外一个空教室,
由辅导老师上,就抠最基础的东西,保证基础过关,目标成绩60分。
齐辉校长跟帖:
认真学习了王总阐述的追问法,思考了去河西之前任校长对我的培训和帮助,让我认识到这就是王总的“追问法解决问题”,下面谈谈具体做法:
河西成功学校七年级的数学成绩偏低,为什么差?分析成绩30分以下学生一个班14人,一个班13人;60分以下一个班18人,一个班15人。成绩分析结束后与代课老师谈话内容如下:
问:七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代数,成绩为什么这么差?
老师答:由于前半学期疫情影响,学生上网课时思想不集中、对学生约束力较弱,学生不认真配合老师完成学习任务、周围环境影响以及网络信号不好等,导致网课效果差,不及格人数接近百分之六十。
问:这样的问题如何解决?
答:学生前期网课学过的知识基本没有掌握,导致现在上课听不懂。
问:既然前期学生没有学会,现在为什么不重新开始?权当前期的网课没有上,七年级学生有相对充裕的时间,尤其是我们是寄宿制学校,完全有时间可以将网课内容重新上,适当放缓教学进度,重新上时要提前梳理线上上课学习笔记,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通过现场抽查,帮助学生找到学习薄弱或疏漏环节,确定进一步帮扶计划,对学习困难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
老师:有些学生基础太差,纯粹教不会,怎么办?
我:为啥教不会?具体说说怎么个教不会法?
老师:讲过的东西记不住,前学后忘,一节课下来记住的东西不多。
我:我们可不可以少教一点,比如一节课教一个知识模块,他能记住不?
老师:应该可以,后期对基础班压缩课堂内容。
我:学生不会算的问题如何解决?
老师:熟能生巧。
我:你为啥一节40分钟的课还要讲40分钟呢?以后一节课就讲一个知识模块,10-20分钟完全可以讲完,后面的10-20分钟就同一种题不停地变式训练,既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又可以加强记忆。如果还有不会的学生怎么办?
老师:下课后继续盯,直到把问题解决。
我:如果下节课又忘了,怎么办?
老师:上课、课间提问。
我:很好,当然要注意检查所有学生的记忆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课前默写。写完老师一定要批阅,一定要把结果反馈给学生。
我:差学生目前听不懂课的问题我们解决了,那部分好学生怎么办?
老师:分类过关,确保效果。课后练习、作业的设置应分层次、有梯度,对后进生,做题要以简单题目为主,不停地做变式训练,让学生能理解题,会做题,帮助其归纳总结各知识点,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对成绩中等生可布置一些概念和公式的变式题,对成绩优秀生可布置一些综合应用题或探究题,以解决“吃不了”或“吃不饱”的问题,保护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学生过一段时间又忘了,怎么办?
老师:单元测试,一次多考两套,反复记忆。
我:对的,建议让学生默写单元基础知识,逼着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对学生检测力度要加大,有检查,有反馈,逼着学生动起来。
思考:
1.重视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记忆,课前默写,查缺补漏。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是中考命题的一贯原则,也是试卷的起点,每一个学生都明白,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做到。对于初中生来说,要想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并不是说在初三的时候突击一下就可以了,那样的学习无疑是空中楼阁,没有基础,不会有好的效果。初一初二的基础学习最为重要,学习的重点是课本,只有把课本真正透彻地弄明白弄懂,学生才可能在课本的基础题上做课外练习题,去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复习中紧抓基础,熟能生巧。只有抓住了基础,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才能举一反三。教师要让所有学生都能掌握最基础的知识,打好基础,循序渐进。学生可以进行课前默写,默写后由老师批阅找出基础较差的学生,摸清底细才能查缺补漏,针对这些学生,在当天课后要继续进行严盯紧抠,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基础知识;
2.授课方式的转变。教师课堂前20分钟主要以讲解和引导做题为主,讲内容一定要讲清楚,让学生能理解知识点,在理解知识点的基础上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做基础题,后20分钟进行变式训练考试,规定一定时间做定量的题,课后收齐,老师进行批阅,针对较差的学生课后继续变式训练,直到会做此类型题目为止;
3、课堂内容在保质保量完成教学内容的前提下要精简少讲,教学内容的“精”,它是课堂教学的基础。
大家都知道,我们能利用的课堂时间是一个常数,就40分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把知识有效的传授给学生,这就需要老师深入研读教材和教学内容,发现那些学生真正需要的、有用的知识,以充分发挥教材的价值,将教学内容安排的适量且适度。所谓适量,是指内容不能太多,太多的话,教师不容易讲清楚且学生也不容易接受,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学生什么都没有学到并且有可能会和以前的知识混淆起来;内容也不宜过少,我们每天只有一节40分钟的数学课,必须要很好的利用起来,内容过少的话,学生收获就少,白白浪费一节课。最好就是一节课不超过三个模块,并在每一个知识点讲解后加入例题,让学生知道此知识点相关题目的题型。适度是指内容不能太复杂或是太简单,若太复杂,大多数学生就会失去信心,从而产生厌烦情绪,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若太简单,学生会产生骄傲情绪,认为自己都已经掌握,不需要再听讲,也不利于学习。
4、单元检测内容以课堂授课内容为主,目的是为了加强知识的巩固,检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单元检测卷老师批阅后分析试卷,找出每个学生的薄弱知识方面,因材施教,进行知识巩固,巩固后学生要继续默写知识点,加深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记忆,让学生形成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建立知识模型。
总而言之,作为老师,一定要把握疫情后线上线下教学衔接的主动性和有效性,要想尽办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在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读懂题目,理解题目,做对题目。
王丽霞校长跟帖:
认真学习了王总关于动脑筋之追问法解决问题的案例,深受启发,下面我分享一个追问法解决问题的案例:
我们分校有一个团队,指导班主任分管四个班,其中1、2班每次考试成绩都很好,都在全年级前几名,而3、4班成绩比较差,相对于1、2班差距很大,而且几次考试差距越拉越大。下面是我参加他们团队会议的追问过程。
问:这次考试整体上1班在重点班中平均分第一,增分第一,2班在平行班中总分第一增分第一,而3班增分第4,4班增分倒数第2。指导班主任分析一下原因是什么?
指导班主任:三四班数学太差了,数学比一二班平均差10分。
问:总体上差的不止10分,除了语文,其他科目都和一二班有一定差距,数学差距最大。你们在分配学生和管理标准上有没有差别?
指导班主任:我们一班是拔出来的好学生,其他班级都是平均分配,管理也都是同一个标准,不管是上班时间、办公制度、请假制度、听课制度都是统一的。
问:在落实制度和老师分配方面有没有倾斜?比如你一般在一二班办公室还是三四班办公室待的时间更长一些?
答:我是一二班的任课老师,没有给三四班代课,所以一般都在一二班办公室。我每天在早上、下午和晚上都会去看一下三四班办公室和班级。因为一班是重点班,所以在分配老师方面一二班的老师都是成功教龄在一年以上的老师,而三四班新老师居多。
问:那么可以理解为一二班办公室你一直都在,在制度落实上比较彻底,而且在师资分配上也是倾向于一二班的。现在我们一个一个问题解决,首先你在三四班的制度落实上如何改变和解决?
指导班主任想了想,然后说:我有个想法,三四班办公室因为都是班主任和老师,没有一个负责人,能不能把三班的班主任提拔为指导班主任助理。让他管理三四班老师平时的坐班、备课、考勤等纪律,明确责任与目标,并给予一定的工资补助。
我:可以。第二个问题,数学差距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数学科目差距较大的问题?
三班班主任:三四班数学成绩差的主要原因是两级分化太严重了,100分以上的人数和2班差不多,但是不及格的人数太多。我们要加强数学的严盯紧抠,利用自习课和下午严盯紧抠的时间,专门针对数学差的这部分同学进行基础知识补习。
问:这样相当于给数学弱的同学开小灶,那么数学老师的精力能分配过来吗?
指导班主任:我们现在聘请了一个数学辅导,过两天会来,我们打算放到三四班,帮助数学老师严盯紧抠。
我:可以,给你们一个任务,在下次考试中三四班的成绩要进步,至少从排名上每个班进步一名。
指导班主任和三四班班主任都表示同意。
总结:
每个办公室都要有一个领导,这个办公室的具体情况必须有人时时刻刻关注。
对于两级分化严重的科目要采取分层教学,不能让好学生吃不饱,成绩弱的同学吃不下。
每个人的权责利要明确。
前一篇:教研的本质在于创新
后一篇:中考复读“重塑”精神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