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是最宝贵的资源。人无信不立,诚实守信是信用的基础,是现代社会运行的基石。制度是规范个体行为的一种社会结构,是规范社会行为的准绳,是构筑诚信社会的根基。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用制度保障信用,是成功文化的基本价值导向。
权力下放后,大多数实体一把手践职履约,用心维护成功信用保障体系,为成功品牌增辉添彩。也有个别一把手以感情替代制度,哥们弟兄,起初看是挺好,须知利益面前讲感情,往往是靠不住的,时间一长,兄弟变仇人,分崩离析,事业溃败是必然的。
我们倡导有温度的管理,在日常管理中,讲感情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应该的,但前提条件是感情必须服从于制度,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能为了感情而破坏制度和原则,不能对个别人讲感情而伤害集体利益,否则就是舍本取末,得不偿失。
看看我们的一把手是如何理解制度和信用这一命题的。
张万勤校长:
对成功学校来说,公平、公正的体现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即成绩公平和薪资公平。成绩是体现一所学校好坏的最主要的指标,没有成绩,一切都是空谈,这也是我校大发展的底气所在。我校多年前就开始实行以质量目标为引领、并提出了成绩就是硬道理的以质量求发展的光明之道。尊重每一位员工、激励每一位员工,让有能力的人才在成功这个平台上施展才华,实现自身价值,这也一直是学校的追求。惟此,公平公正的激励制度执行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如何及时地用真实成绩公平、公正地体现出阶段性老师的真实付出呢?这就是我们要攻克的第一个课题。为此我们改革了小学一年两考制度,实行了月检测,通过正规的设置考场、调换监考、阅卷等程序,将每月学生所学的真实水平体现在成绩上,一边做为查找学生阶段性问题的依据,一边也体现出了老师教学的阶段效果,做为本月绩效工资的主要依据。为了严肃考纪、避免成绩有水份,每次考试都由学校教研室统一组织,从试题的命制、考场的安排、监考、阅卷等环节都有严密的部署,使每次考试成绩都做到真实有效。同时从每次成绩入手,发现问题,整改解决问题,提升教学质量。有了硬性数据,大大地减少了人为的随心所欲的等级评定,能者多得,给老师们吃下了定心丸,同时也激发了斗志。
二、怎样公平公正、科学地评定老师每月的奖金等级,尽量避免人为因素.,让老师心服口服地接受结果,这又是一个要攻克的课题。
成功小学从上学期开始对奖励工资做了较大调整,A、B、C三个等级分别对应2000元、1500元、1000元,加大了对优秀者的奖励,各组A、B、C等级的比例基本定在3:5:2,再结合质量目标完成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最后用海氏评估法进行综合评定,得出最后等级,彻底杜绝了以感情等人为因素参与的评定,体现出了以成绩和质量为主的原则,同时减少了各种矛盾,让有能力者能放开手脚,争做优秀,获取所得。
以上就是权利下放后小学在制度落实和监督方面所采取的保障措施,也是硬性指标,只有用制度去约束执行者,才能避免执行制度的腐败等现象。
刘增强校长:
谈谈对科学的管理制度的理解。老师是否安心工作,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工资,二是心情。所在指导班主任层面必须有科学的工资制度,指导班主任在绩效考核这块按照海氏评估法划分为出勤、教学、教育、作业、听课、严盯紧抠、成绩和安全等八项内容,通过考核划定绩效的ABC等级。老师职称工资严格遵守总校规定。只有在科学、公平、公正的工资制度的基础上,再谈人文关怀,领导才能服务好老师,团队才有未来,才有发展。
于娟娟主任:
如何理解信用,信用就是说话算话。在信用链的传递过程中,老师对学生讲信用,指导班主任对老师讲信用,年级组对指导班主任讲信用,以此类推,每个环节都是缺一不可的,一个环节出问题对整个信用体系都会受负面影响。比如,指导班主任承诺老师根据学校的规章制度达到某个成绩目标有什么奖励,但是前提满足后却无法兑现,这就会造成该团队老师对指导班主任的不信任,同时无法避免的对制度和学校的信用产生怀疑,三番几次,与学校离心离德后选择离开。我校在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对全体教职工是讲信用的,待遇是有保障的,我们是心怀感激的,也因自己作为一名成功人而庆幸,这就是学校的担当和信用。
李雪亮主任:
1.制度化的管理是任何一个单位实行有效管理的基础和根本。制度化管理是一种“刚性管理”,我们年级始终以“规章制度”为中心,凭借制度约束、纪律监督、奖惩规则等手段进行管理。初三年级一共6个团队,各指导班主任团队之间良性竞争,各团队在无教学事故前提下,由成绩、出勤、四严管理等综合评定指导班主任,再由指导班主任依据以上考核内容评定本团队老师。评定有依据,管理有方法。
2.制度化是硬性管理,在制度化管理的前提下,我在做很多决策的同时,也采用“软”的管理。比如,和魏老师、王老师等指导班主任协同商讨有关用人机制、奖励机制等一些决策性事件。组内一些老师的工作遇到问题,我们也会及时谈话沟通,努力做到制度化约束下的“真诚管理”。
3.让制度不再是单一的约束。在制度化的前提下,从年级主任到指导班主任再到团队老师,我们一直秉持制度化前提下的“管理的真诚”,公平公正用心对待每一位老师,只有老师们不再单纯地认为制度只是约束行为,老师们才更愿意接受,并且这样也能在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
高兴斌校长:
一、制度化管理是一个单位发展壮大的核心。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单位发展的各类规章制度,包括工资发放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等,一方面可以避免正如王总所举事例的发生,更重要的是每项事务都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按章办事总会比零时随机决定效果好的多。
二、制度化管理彰显单位的正气和生机,更能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纵观高中部,教师欠缺工作激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反复学习王总的文章,深深领会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制度不够健全,决策过于随意,今天这个说了算,明天那个说了算,就是不按制度办。不仅无法有效处理各项事务,更重要的的是教职工身心疲惫,工作无章法,无依据,盲目性太大,导致你说你的我做我的,好多工作开展缓慢甚至低效。我们结合本次学习,将认真落实制度化运行策略。
三、制度的完善是提升执行力的保障。随着单位的不断发展,不同时段制度都要修改和完善,一份10年前的制度怎能满足今天发展的需求,可能这份制度不仅不能促进单位的发展,还会起到负面影响。所以结合时代发展以及单位发展的需求,及时修正和完善制度条款非常必要,比如“教学考”关系下,当前某学科某班量化考核标准为90分,如果正常发展的话,下学期该学科该班量化考核标准绝对不再是90分,应该是95甚至是100分。
四、制度化运行的另一强大保障就是信用与诚信。有了制度,就说到做到,决不能朝令夕改。有了奖励标准就要如实按时兑现,有了惩罚标准,该罚就罚,不可迁就心软,否则诚信缺失,制度也就是一张废纸。
宋霞安主任:
一、制定完善适合团队发展的制度:“仁圣之本,在乎制度而已”。团队的发展离不开制度,如果团队发展的过程中夹杂很多人情在里面,团队的毁灭是迟早的事。首先要体现制度的规范性和约束性,我们的制度制定依据总校的指导意见以及个人团体的实际情况,如成绩、出勤、安全、家长投诉、科研成果等,这些都是我们每月绩效考核和年终奖的依据,黑纸白字清清楚楚,张贴公示,组织学习,每个人都是践行者监督者。制度指导着每一个人的工作,约束着每一个人的行为,让人情无机可乘。成功学校只讲功劳不讲苦劳。做为一把手如果要颠覆制度讲人情,也就是自己成功事业的终结。其次制度要体现鞭策和激励,制度是人制定的,人的智慧是有限的,我们践行制度的过程中要摒弃不利因素,更多的是让制度激发团队的创新力,所有人拧成一股绳,为实现目标而奋斗。
二、信用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团队从上到下讲信用,才能团结如铁板一块,有任何困难都能扛过去。回顾成功发展一路坎坷,从甲流到新冠,全体成功人众志成城战胜困难,靠得是学校的信用,学校给予老师的安全感。作为团队的一把手,年级主任也好指导班主任也罢,首先要给老师传递这种正能量,让老师理解感受这种信用的力量。特别是今年,全社会经济不景气,我们依然在学校的庇护下,物资充足,工资按时发放。同样,作为一把手,按制度办事,如按制度进行每月绩效考核,按制度发放年终奖,就是我们最大的信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