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信用

(2023-01-08 16:36:02)

                      —理解信用

    导语:所谓信用,是指依附于人、单位和商品交换的一种相互信任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信用从来不是强迫的,而是自觉自愿的,依赖于期望与担心这样一些感情;信用常常不用争取而自行出现,又总是无缘无故地消失,而且信用一旦丧失,就很难完全恢复。
    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信用”一词已经包含极其丰富的内涵,它可能是人类认识中最为复杂、最难以捉摸的概念之一。
    从伦理道德层面看:信用主要是指参与社会和经济活动的当事人之间所建立起来的、以诚实守信为道德基础的"践约"行为。
    从法律层面看:《民法通则》中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守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守信的原则”;《合同法》中要求“当事人对他人诚实不欺,讲求信用、恪守诺言,并且在合同的内容、意义及适用等方面产生纠纷时要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来解释合同。”
    从经济学层面看:信用是指在商品交换或者其他经济活动中授信人在充分信任受信人能够实现其承诺的基础上,用契约关系向受信人放贷,并保障自己的本金能够回流和增值的价值活动。
    信用是长期积累的信任和诚信度,信用是难得易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一事的言行而失掉。
    综上,信用是指能够履行诺言而取得的信任,狭义理解,说话算数,言出法随就是信用,品牌美誉度的内核支撑就是信用,“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就是对信用的承诺。信用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对信用的约束不仅来自于外部力量,更来自于我们的自律心态和自身的道德力量。
    李显龙说,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是信用,要赢得别人的信任,我们必须兑现承诺,并付出更大的努力去守护这份信用。
    几千年来,古今中外,名家先贤对于信用的理解格言警句迭出。选其精要者附录其后,以便加深理解。

    孔子:言必诚信,行必忠正。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易经:人之所助者,信也。
    韩非子:巧诈不如拙诚。
    管子:信不足,安有信!
    墨子:言不信者,行不果。
    荀子: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
    程颐: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司马光: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
    鲁迅:诚信为人之本。
    李嘉诚:一个人一旦失信于人一次,别人下次再也不愿意和他交往或发生贸易往来了。

    巴尔扎克:遵守诺言,就像保卫自己的荣誉一样。
    德莱塞: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莎士比亚: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
    富兰克林:失足,或可重新站立;失信,永难挽回。
    松下幸之助: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 
    池田大作:信用是难得易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
    弥顿:信用是最大的资本。
    莫里哀:一个人严守信诺,比守卫他的财产更重要。
    德国谚语:失去信用,就如同打碎了镜子,不可能再修复。
    法国谚语:当信用丧失的时候,肉体也就没有了生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信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