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年已经开启,各实体一把手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余,该细细算算账了。
算账要算两套账,一套是质量目标责任书履行情况,一套是今年新推出的激励政策能否享受到。前者搞了五六年了,大家都熟悉,不再赘述。今天说说后者。
新的激励政策大致框架构想是:成绩、人数、收费等是否增长,如果增长,就要激励,如果下降,就要问责。既要以全校为单位考核,也要以指导班主任团队为单位考核。考核结果要心服口服,激励政策才有威力。
这是继推出收益权、工资发放权下沉到实体后又一项新的分配政策的重大突破。激励金由董事会专款拨备,大家分头准备好详细数据资料,集团一个一个实体与大家对接。
今年的质量目标责任书履行情况也要突出“质量增长”这一核心要素,防止搞成大锅饭。
股份制改造已是箭在弦上,如果等到所有条件都成熟,估计黄花菜都凉了。我们力争成熟一个实体改造一个实体。
因为新推出的政策属激励性质,所以凡团队内有诸如体罚学生和收家长礼品等劣迹者是没有激励资格的。大家要做好团队队友的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提高政治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一般来说,绝大多数实体虽然都有可能获得激励,不过第一第二年量都不太大,也不够刺激,但是这一政策只要推出,三年后就比较刺激了,大家可以细细算算账。所以董事会做出这一决策是下了一番决心的,希望各团队一把手珍惜珍重。
至于激励金如何算,基本原则就是简洁、实用、明快。激励金的分配也很重要,建议按照1:2:7或1:3:6的比例分配。1代表一把手,2或3代表包括一把手在内的团队核心骨干,6或7代表团队内所有人,可以按照海氏评估法细分,一把手有最终决定权。
例:某指导班主任团队分得激励金5万元,团队内有6名老师和1名职工,其中骨干3名,分别是指导班主任、班主任和一名高级教师。任何分配?该团队决定按照1:3:6比例分配,指导班主任前两项分配5000+5000=10000,第三项共有30000,按照海氏评估法打分,分了4500元,无留存。也可留存部分后分配,这些都是团队内部的权力。
成功事业要取得更大发展,股份制改造是必由之路,而各种激励政策的推出和完善,是必不可少的有效过渡。大家努力奋斗,何时起步都不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