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教育部门招聘教师的消息在各实体一把手引发担忧。据反映,各实体都有报名的年轻教师,其中骨干比例不少。由于我们对年轻教师的培训成效显著,这些年轻教师参加招考被录取的几率也比较高,一旦录取,对教育教学影响很大。
一些实体喜欢聘用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听话,待遇要求低。但是两三年后,学有所成,翅膀硬了,一遇招聘公办教师,招录优势明显,说走就走了,自己只能扼腕叹息。
作为民办学校,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和公办学校相比,在年轻教师和人才的吸引上根本没有任何竞争力,即便月薪过万,也比不上市区公办学校3000元的待遇,这是客观事实,是无法回避的。
我不反对录用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我反对的是清一色录用没有什么教学经验的年轻大学生。许多一把手不喜欢聘用有经验的年富力强的教师,这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待遇要求当然高一些,管理难度也大一些,一些实体一把手就不感冒。但是这样的教师用好了,稳定性强,出成绩快,也更容易成长发展为教学管理骨干。
开学季,许多培训机构和同类学校由于招生困难,都有裁员。这个时候,我们抓住机会,广泛招聘,应该能够吸纳储备一批精英。希望各实体一把手眼光放长远,在人才招聘和储备上多动一些脑筋,既要重视培养年轻骨干,也要广纳贤才为己所用,这样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谋划未来做到更加胸有成竹。
任校长跟帖:
今天小学领导带新招聘的十几位老师与我见面,其中有在培训机构做过校长的,也有自己办过培训机构的,还有几位师大毕业的,整体感觉不错。做为各级领导用什么样的人考量的是一个人的格局和智慧。王总经常批评的“自己是武大郎,绝不聘用比自己高的人”这种现象仍然存在。年轻老师听话,工资没有过高的要求,成为一些领导的首选,一些有经验的老师,敢于提意见要求,发表不同观点和看法,领导们就不待见,往往不欢而散,有些有个性的老师更是人见人朵,唯恐影响自己的地位和权威,导致一些优秀的老师进不来。而年轻老师尤其学历高的老师,往往把民办学校当成跳板,只要有条件,马上离开,不会考虑给学生和学校带来的损失。每年这个时候都是实体领导焦虑的时候,一批年轻人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明目张胆地在各种考试中奔波,考上了一拍屁股走人,考不上再干一年,明年再等机会继续考,领导们被他们牵着鼻子走。希望各位领导站位要高,格局要大,手段要硬:一、鼓励高薪聘请年富力强、有丰富经验的教师;二、中层干部参加考试的一律免去职务;三、凡是参加公考的任课教师全部调成辅导教师,对工作不负责不认真,以过渡为目的老师立即清退;四、办公室和教研督导处做好监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