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带你认识各国的原产地法规

(2014-01-15 23:24:02)

欢迎关注湖南最权威的酒类资讯微信平台“鸿玖文化”,微信搜公众账号“鸿玖文化”即可 

 

   对葡萄酒稍有了解的人应该都知道AOC,DOC之类的专业术语,这是产酒国为了规范及延续某个特定产区特色,用法律条文来保护该种特色的一种制度。其实中国早就有类似的保护,如普洱,只是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来约定而已。

    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葡萄酒市场由地区向国际发展,葡萄酒作伪,特别是伪冒具有高声誉产区的葡萄酒成为营利手段时,产生了保护最好葡萄酒产区声誉的需求。在此基础上,诞生了原产地保护法规,目的是为了保护具有数千年历史传统,在世界市场上已具有声誉的葡萄酒产区。

    但是随着口味和气候的变化,一些产区传统的制度反而变成了一种约束,改革派不断涌现在世界各地,尤以托斯卡纳为甚,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酒庄。

    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各国的原产地法规。

 

法国

  法国作为最出色的葡萄酒大国,也是葡萄酒原产地法规的发源地。法国第一次试探建立原产地保护是在1905年8月,当时对一些葡萄酒产区,包括波尔多予以保护地位,却因除规定产区地理界线外没有其它任何特定规定而不起作用。葡萄酒质量依然高低不同,假冒伪劣依然猖獗。1919年6月的法规使葡萄果农(而不是行政机构) 可以根据法官决定申明产区的可能性。这时,法国葡萄酒法规的一个重要概念诞生了——产地(appellation) 的名字属于整个社区的生产商。1927年7月的法规第一次规定了酿造方式是一个产区信誉的一个部分,虽然这需要法官对产区和酿造方式进行判断。这一次,原产区(appellation d’origine) 的概念加强了。然而,这个法规却又失败了,因为对产区的多重申明导致市场的混乱。

    1935年7月30日,法国政府再次试探,当时由法国议员约瑟夫·卡布(Joseph Capus)和皮埃尔·勒华-德-布瓦索马列(Pierre Le Roy de Boiseaumarié)男爵经过在教皇新堡(Châteauneuf du Pape)的实验之后而制定的。原产地(appellations d’origin)变为控制(contrólée),并且建立相应监督机构以便实施,这个机构即“国家原产地控制院”(the Institute Nationale des Appellations d’Origin, INAO)。AOC制度的基础是一个集体的资产权利属于当地的葡萄果农,有时会属于数千人。小规模的,经济上弱小的个体联合拥有一个单一的享受世界范围荣誉的名字。

    2009年08月,为了配合欧洲葡萄酒的级别标注形式,法国葡萄酒的级别再次发生了一个改革。从2011年1月1日起装瓶生产的葡萄酒,AOC葡萄酒(法定产区葡萄酒)变成AOP葡萄酒 (Appellation d’Origine Protégée)。

http://s15/bmiddle/0027FAaBgy6FOLOst3wae&690

以下是法国葡萄酒级别(由高到低):

法定产区(Appellation d’Origine Protégée 简称 AOP)

地区餐酒(Indication Géographique Protégée 简称 IGP)

非法定产区酒(VIN DE FRANCE 简称 VDF

http://s15/mw690/0027FAaBgy6FOLMKT3o5e&690

意大利

    意大利曾经长期占据世界葡萄酒产量第一的地位,目前是仅次于法国的第二大葡萄酒生产国。意大利葡萄种植和酿酒业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800年希腊殖民者将葡萄种植带到意大利以后,葡萄种植业就开始在意大利广袤的土地上发展起来。

     意大利葡萄酒种类繁多,产区风格多样。1963年,意大利政府开始效仿法国制定葡萄酒分级制度,到1966年正式实施,后又经多次完善,形成了如今的意大利葡萄酒分级制度。

优质法定产区葡萄酒(Denominazione di Origine Controllata e Garantita 简称DOCG)

DOCG是意大利葡萄酒等级中的最高级别。想要成为DOCG,至少要在DOC的级别停留5年以上,并且要接受比DOC级别更严格的葡萄酒生产与标示法规管制,还要通过委员会的品尝认可。目前获得此级别的葡萄酒产区有35个,而更多的葡萄酒正在积极地加入这个级别。

法定产区葡萄酒(Denominazione di Origine Controllata 简称 DOC)

     与法国的AOC同等级别,DOC级的葡萄酒在意大利目前有315个,品质相当卓越。这个级别对葡萄品种、最低酒精含量、酿造工艺、贮藏方法以及味觉上的特征等等都给出了严格的法定标准。

  地区餐酒(Indicazione Geografica Tipica 简称IGT)

     1992年推出此级别,与法国的Vins de Pays同等。到2002年为止大约有200个地区加入了这个级别。这个级别的葡萄酒因为对酿酒品种没有特别的限定,所以很多意大利的新派酿酒师利用国际品种酿造出了一些非常出色的葡萄酒,尽管级别只是IGT,但是价格与品质都远远地超过了很多一流的好酒。

普通餐酒(Vino da Tavola 简称VDT)

     这些酒主要产自意大利的南部地区与西西里岛,产量巨大。标签上无须标示产地、来源、年份等信息,只需要有酒精含量与酒厂即可。

http://s1/mw690/0027FAaBgy6FOLR7fPO00&690

西班牙

    自1972年起,西班牙农业部借鉴法国和意大利葡萄酒的成功经验,成立了Instito de Denominaciones de Origen(INDO),同时建立了西班牙的原产地名号监控制度Denominaciones de Origen(DO)。从大类上将葡萄酒分成普通餐酒(Table Wine)和高档葡萄酒(Quality Wine)两等,这与欧盟的规定基本一致。

普通餐酒分为三个等级:

Vino de Mesa(VDM是分级中最低的一级,属产区及品种都不受限制的葡萄酒。通常那些使用非法定品种或者方法酿成的酒或者是质量不合规定而被降级的酒都被列入这一等级。

Vino Comarcal(VC:较VDM高一级,但也没有严格的生产方式规定。全西班牙共有21个大产区被官方定为VC。酒标用Vino Comarcal de [产地]来标注。

Vino de la  Tierra(VDLT:较VC高一级,规定少而简单。相当于法国的VDQS,酒标用Vino de la  Tierra [产地]来标注。

高档葡萄酒则分为两个等级:

DO(Denomination de Origen)法定产区酒,简称DO。要成为DO产区,除了要建立有严格的管制系统,同时所生产的葡萄酒也必须遵从传统的酿造方式,并要拥有一定的知名度。如阿罗约(Arroyo)酒庄的巴尔索提罗陈酿(Valsotillo Red Reserva 2004)就是DO法定产区酒。截止到2009年,西班牙共有77个法定葡萄酒产区。

DOC(Denomination de Origen Calificada),优质法定产区酒。只有连续10年成为DO法定产区酒才能被评选为DOC产区酒,而且此种产区的酒皆须在原产地装瓶。如产自瓦尔德拉纳酒庄(Valdelana)的丹魄维乌拉(Valdelana Red 2009)就是属于优质法定产区酒。目前,西班牙DOC产区只有里奥哈(Rioja),杜埃罗产区(Ribera del Duero)和普里奥拉托(Priorato)。

 http://s11/mw690/0027FAaBgy6FOLSmr22ba&690

葡萄牙

    葡萄牙人是最先进行葡萄酒分级的国家之一。他们在200年前开始使用名称体系,比法国还早。理由是名称体系会为消费者提供葡萄酒原产地的保证。这些名称包括葡萄品种、微气候、土壤和所用的酿酒技术。因此饮用一款标注有名称的葡萄酒就意味着在喝一款优质的葡萄酒。

葡萄牙是欧洲葡萄酒传统生产国之一。它位于欧洲西部,与西班牙接壤,濒临大西洋,典型的地中海气候。早在公元前,葡萄的生产和酿造技术就已经传到了葡萄牙。到了中世纪,这里的人们开始把葡萄酒当作商品进行贸易,著名的港口城市波尔图(OPORTO)就是以贸易兴起的。至今,葡萄牙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的酿酒历史。悠久的历史加上特别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令葡萄牙境内生长有约250种之多的葡萄品种,其酿造的葡萄酒极富个性和特色。葡萄牙人很爱喝葡萄酒,基本上是将葡萄酒当成面包一样,每人平均每年要喝掉50公斤。

    近年来,葡萄牙政府加大了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力度,更加注重传统葡萄酒的推广。1989年,他们把全国的葡萄产区按照等级进行划分,共分为五十五个产区。同时,对酿酒设备进行了改革,大批投入现代化的设施,酒质得到了迅速的提高。2005年,在法国波尔多国际葡萄酒交易会上,著名的美国女酒评家JANCIS ROBINSON是这样评价葡萄牙葡萄酒的:“葡萄牙是世界上拥有最多自己本土葡萄品种和特色的优质酿酒国。现在,通过设备的改良和酿造技术的提高,其葡萄酒更是富有时尚的、果味浓郁的特点。”

1、优质法定产区(或称法定保护产区)DOC regions (or DOP)

  欧洲葡萄酒等级的最高级别中,葡萄牙拥有31个DOC/DOP品种。目前这两种名称在葡萄牙都可以使用,较传统的当地称呼法DOC(Denominação de Origem Controlada)指的是优质法定产区,新的欧洲普遍使用的称谓DOP(Denominação de Origem Protegida)指的是法定保护产区。这些产区都有着严格界定的地理范围——要注意地图上只显示出29个区域,因为其中两个产区:杜罗河和波特,以及马德拉和马德兰斯地理位置重合,所以记作一个区域。法定产区条例还明确规定了区域内的葡萄最大产量,推荐和允许种植的葡萄品种等诸多事项,而且所有葡萄酒需经过官方的正式品尝、测试和批准。

 

2、地区餐酒(或IG或IGP)

  葡萄牙全国被划分为14个“地区餐酒”(Vinho Regional)区域。这些区域的酒历来被葡萄牙人称为地区餐酒。如今欧盟给这类葡萄酒使用了新的分类:IG意为“原产地标识”或IGP“原产地保护标识”。不过大多数葡萄牙地区还是选择保留传统名称VR。酿造地区餐酒的标准比法定产区葡萄酒要宽松的多,然而许多享有盛誉的葡萄牙葡萄酒还是被定级为地区餐酒。这通常是因为酿酒师选用了本地域法定产区所不允许种植的葡萄品种,或至少不是按照特定的葡萄品种组合或特定比例酿制而成。地区餐酒较为宽松的条例约束赋予生产商更大空间以保留其独特性,但是他们还是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诸如葡萄品种、最低酒精含量等等。

 

3、葡萄牙餐酒(佐餐葡萄酒)VINHO DE MESA

  葡萄牙餐酒是葡萄牙最简单的葡萄酒,不受任何品质或地区餐酒条例的约束。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有个别上乘的好酒也只是简单标注为佐餐酒。这类酒通常由虚骄自大不愿受官方条例约束的种植户所酿造,故而特意划归入餐酒的行列。

http://s4/mw690/0027FAaBgy6FOLTWsefa3&690

 

德国

    德国葡萄酒是依据葡萄采摘时的成熟度来划分葡萄酒等级的,这一点和大多旧世界国家(例如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按酒庄或产区分级的方式不同。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气候寒冷,葡萄的成熟度对葡萄酒的影响非常大。对于高品质酒而言,葡萄的成熟度会标识在酒标上,目前世界上也只有德国和奥地利葡萄酒会在酒标上有此类信息。另外,这种分级制度一定程度也促进了德国葡萄酒的推广,因为德国文字的发音和拼写较为独特,如果依据产区或酒庄分级,那估计只有专家才懂得区分了。

    同时,虽然葡萄成熟度在德国的分级制度中是制定“质量标准”的指标,但实际上它和一瓶葡萄酒的“质量”并没有必然关系。而且,虽然葡萄中的糖分含量是葡萄成熟度的衡量指标,但不代表酿成的葡萄酒就一定是甜型的,请记住,大多数德国葡萄酒都是干型(Trocken)或是半干型(Halbtrocken)。

    虽然早在1930年德国有葡萄酒法出现,但真正有意义的德国葡萄酒法是于1971年修订和实行的,该酒法正式将德国葡萄酒分为多个级别。但该分级系统较繁杂,也很特别,是以葡萄的成熟度为标准来分级,而成熟度则主要以葡萄所含糖分的高低来划分。简单地说德国葡萄酒分为两大类——高品质酒和普通酒。高品质酒这一类对于原产地葡萄的品种选定、采收时期、所产酒的酒精度、酒标上所标注的内容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其中又分为 QmP 和 QbA 两个等级。普通酒又分为地区餐酒(Landwein)和日常餐酒(Tafelwein)两个等级。

 

1. 日常餐酒(Tafelwein:等级最低的葡萄酒,各种生产规定最少,是清淡简单的酒。价格便宜,常被当地人视作饮料,相当于法国的Vins De Table。

    

2. 地区餐酒(Landwein:也是日常餐酒的一种,但限定要求由全国17个指定产区生产且可标示在酒瓶标签上,品质比日常餐酒略高,相当于法国的Vins De Pays。

    

3. 高级法定产区酒(QBA-Qualitatswein Bestimmer Anbaugebiete:这个等级的酒必须由德国13个特定产区所生产,使用规定的葡萄品种酿制,葡萄须达到一定熟度,以确保能表现出该产区葡萄酒的形态和传统口味。法律规定可以采用“加糖增酒精法”酿制的葡萄酒。

 

4. 优质高级法定产区酒(QmP-Qualitatswein mit Pradikat:德国最高等级的葡萄酒,绝对禁止人工添加糖份,视葡萄成熟程度的不同又细分为6种“谓称特性”,这些特性须在酒标上标出。

   (1)一般优质高级葡萄酒(Kabinett):由一般正常成熟的葡萄酿制而成,口味清淡,酒精度至少7%以上。

   (2)晚收优质高级葡萄酒(Spatlese):用比正常成熟度晚七天采摘的葡萄酿制。因为葡萄得到额外阳光的照射,使酿制出的酒风味较浓。

   (3)精选优质高级葡萄酒(Auslese):特别挑选比Spatlese更晚摘,糖份含量更高的葡萄串酿制而成。偶尔会由部分葡萄已受贵族霉(Noble Rot)感染。

   (4)精选贵腐葡萄优质高级葡萄酒(BA-Beerenauslese):精心挑选部分已受贵族霉侵袭的特甜葡萄,由葡萄串上摘取切离下来酿制的酒。

   (5)逐粒精选贵腐葡萄优质高级葡萄酒(TBA-Trockenbeerenauslese):全部采用已受贵族霉侵袭、水份蒸发、萎缩像葡萄干的葡萄酿出的酒,最浓郁香甜。

   (6)冰酒(Eiswein):是在结冰状况下采摘完全成熟葡萄酿制的甜酒,非常希罕少有。

 http://s14/mw690/0027FAaBgy6FOLVwLCtbd&690

奥地利

    奥地利的葡萄酒分级制度起源于80年代中期,和德国比较相似,因为盛产甜酒,所以也是按照糖分含量来进行分级。奥地利葡萄酒法律的基础是欧洲葡萄酒法。其主要内容为产地监督、每公顷产量限制、质量级别和国家质量监督。奥地利对用于生产地方酒、优质酒和特优酒的葡萄普遍规定最高产量为每公顷9000公斤,产酒6750升。奥地利优质葡萄酒和特优葡萄酒须经双重国家检验。标签上的国家检验号和红—白—红色封条便表明了这一严密的监督和质量保证程序。葡萄酒通常分为佐餐酒、优质酒和特优酒。列入何种类别取决于葡萄果汁中的含糖量,相关单位用克洛斯特新堡比重计(Klosterneuburger Mostwaage,简称KMW)示。

 

奥地利葡萄酒法的基本内容包括:

1、监督葡萄酒产地,

2、限制每公顷地的产量,

3、成酒品质的严格分级,

4、国家对成酒质量的双重检查。

地理产地和质量:

普通佐餐酒只标明产于奥地利。地区葡萄酒注明产地为以下四个葡萄种植产地之一:葡萄产区奥地利(Weinland ōsterreich,包括下奥地利州 Niederōsterreich和布尔根兰州Burgenland)、施泰尔兰 德 (Steirerland)、维也纳(Wien)或山地(Bergland)。优质和特优葡萄酒则需注明其葡萄种植产区。

 

质量级别详述:

佐餐酒(Tafelwein): 至少10,6度KMW。

地方葡萄酒(Landwein): 至少14度KMW。

优质葡萄酒(Qualitatswein): 至少15度KMW。

高级优质葡萄酒(Kabinett): 至少17度KMW。

由此等级起(包括Kabinett)不允许提高KMW的含量(不可加糖或添加未经发酵的果汁)。

特优葡萄酒(Pradikatsweine):(包括晚摘酒、干果选粒酒(TBA)、冰葡萄酒和稻草酒)

晚摘葡萄酒(Spatlese):至少19度KMW。

选串葡萄酒(Auslese):至少21度KMW。

由此等级起(包括Auslese)葡萄中过熟和贵腐的浆果含量相应增加。

浆果特选酒(Beerenauslese,简称BA):至少25度KMW。

冰葡萄酒(Eiswein)至少25度KMW;采收和压榨时葡萄必须结冰。

稻草酒(Strohwein)至少25度KMW;酿制用的葡萄须在稻草堆或芦苇上铺放或用绳挂起来风干至少三个月。

高级甜葡萄酒(Ausbruch)至少27度KMW。

干果选粒酒(Trockenbeerenlese,简称TBA)至少30度KMW。

 

美国

    美国之所以能迅速跃升为葡萄酒王国,除了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和肥沃土壤外,美国政府对该行业的全力协助功不可没。在美国最富盛名的葡萄酒产地加利福尼亚州,有着非常适合葡萄生长的气候和土壤。美国政府协助当地葡萄酒生产商运用高科技、先进的“有机农业”概念等进行生产,鼓励他们在葡萄种植和酿酒技术上不断创新,同时重视学习欧洲数千年的葡萄种植和酿酒传统,使美国不仅成为葡萄酒生产大国,也成为葡萄酒质量强国。

    美国政府除了在葡萄种植和酿酒方面协助葡萄酒生产商外,还在法律层面及时吸取法国等老牌葡萄酒大国的经验。美国政府没有效仿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采取葡萄酒分级制度,而只是实行了美国葡萄酒产地(American Viticultural Areas)制度,简称AVA。AVA是1983年起由美国酒类、烟草和武器管理局(BATF)开始实施的。作为规范葡萄酒产地的法律,AVA制度与法国的“原产地名称管制”AOC制度相似,但它主要对被命名地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进行定义,不象法国的AOC制度,在定义地域范围外,还涉及葡萄品种、种植、酿造等具体要求。AVA制度对葡萄品种、种植、产量和酿造方式没有限制,这是它与法国AOC制度最根本的区别。但它与法国的AOC制度一样,都起到了保护产地葡萄酒销售的作用。

    AVA制度主要根据地理和气候来划分全国的葡萄酒产区,与原来政治定义的地理区域有所区别,在这点上不同于法国原产地的概念。目前BATF在全美共确定了145个AVA。AVA范围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从数百公顷到上百万公顷不等。一些AVA包容在一个大范围的AVA之中,例如,著名的纳帕谷AVA,包括了奥克维尔AVA、豪厄尔山AVA等等,还包括其中一部分在索诺马县的Carneros AVA。

    在实行AVA制度之前,美国的葡萄酒业没有严格的规范标准,葡萄酒的标签有关产地等内容标示混乱。负责管理酿酒业的BATF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在1978年制定出了这套制度。经过几年的过渡期,于1983年生效。

    AVA在规定美国葡萄产地上限制的参量不多,仅严格限定地理范围,比法国的AOC简单。BATF规定,在酒标上标明命名的产区需达到两个要求:一、85%的葡萄必须来自标明的产地;二、品种葡萄酒必须是75%标明的品种葡萄酿成,即品种纯度必须超过75%。此外,没有其它严格的限制。一个AVA可以种植任何葡萄品种,使用任何种植技术,而且没有葡萄产量的限制。如果葡萄酒业者在酒标上增加信息,必须遵守基本规则的精确性。标单一葡萄园的酒必须是95%的酒酿自标明葡萄园的葡萄。若使用“Estate Bottled”这个词,酒园和葡萄园必须在标明的AVA产区内,业者“必须拥有或控制”所有的葡萄园。凡在酒标中标有收获年限的,则所用葡萄的95%应是这一年收获的。此外,各州法律会增加一些要求,如加州规定标明加州的葡萄酒必须是100%的加州葡萄酿成。俄勒冈州法律规定标明俄勒冈任何产地的酒必须是100%标明产区的葡萄所酿。

    在美国,某一地区要获得AVA资格,种植者或葡萄酒的制造者要向BATF提交申请,得到认证和批准方可成为AVA。申请中要解释:申请被命名的地区为什么和怎样作为一个分离的葡萄种植区,怎样与周围的土地加以区分。通常申请要通过历史和现实的气候、土壤、水量等因素来进行例证,如要提供整个地区的同类种植条件,以及历史上使用形容产地名称的证据等,并不一定与葡萄种植和酿酒相关,因为AVA并不对葡萄品种、种植方式等进行限定。BATF不希望通过AVA制度由政府行为来评判某个产区的葡萄酒质量。BATF命名一个AVA只是为了将其区别于周围地区。因此,AVA制度也不象法国AOC一样,代表葡萄酒分级中最高的一级。

    法国的AOC对葡萄园的位置、葡萄品种、种植方法、产量、酒精含量、葡萄成熟度乃至葡萄酒酿制过程,有繁杂严格的规定,那是因为这些老牌葡萄酒国家,有着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的悠久历史。而美国等新兴葡萄酒大国,没有法国等国家那样丰厚成形的传承,不可能照搬法国的一套。美国在借鉴原产地概念的基础上,根据本国葡萄酒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符合自身需求的AVA产地制度,成功保护和规范了葡萄酒生产。

    此外,以法国为代表的一些欧洲国家,从法律上有一套对葡萄酒的等级进行划分的制度。在美国,这一工作通常是由权威的评酒师或评酒杂志等来完成的。但这种非正式的评级,对消费者评判葡萄酒的质量同样起到很大影响。许多葡萄酒的标签上会附上酒评师给这种酒评定的等级或打出的分数,供消费者选择时参考。美国有许多有国际声望的专业评酒师,他们对美国葡萄酒的等级评定和大力推荐,也使美国葡萄酒得到了国际的认可,提升了美国葡萄酒的声誉。由此看出,借鉴而非一味模仿,是美国在短短数十年成为优秀葡萄酒生产国的制胜之道。

 

加拿大

    加拿大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冰酒产国,共有四个冰酒产区:安大略省、英属哥伦比亚省(BC省)、魁北克省和新斯科舍省。其中安大略省最为重要,占全国冰酒产量的80%以上。而符合VQA冰酒标准的产区只有安大略省和BC省。

    VQA( The Vintners Quality Alliance ) 是加拿大葡萄酒品质联盟缩写,VQA标准是加拿大最重要的葡萄酒质量标准,消费者可以根据葡萄的原产地鉴别葡萄酒质量的高低。VQA葡萄酒必须是全部用加拿大产的葡萄酿造,必须按照VQA的标准生产并经过专家组的品尝决定是否有资格打上VQA标志。VQA明确规定了哪些地理区域可以种植葡萄,葡萄酒应该如何酿造,有VQA认证标志的产品可以使用那些葡萄品种等问题。VQA相当于欧洲的葡萄酒名称系统,如法国的AOC(原产地名号控制)。2000年在安大略颁布的VQA法案使VQA由一个自愿的标准组织变成一个强制的法律体系。

    按 VQA冰酒标准:要利用在葡萄树上自然冰冻的葡萄酿造,采摘和压榨温度不能超过-8℃,采摘时间必须在上午10点之前,葡萄汁白利糖度必须在35度以上,残留糖必须达到125克/升,发酵罐测得的压榨汁白利糖度不得低于32度。

http://s13/mw690/0027FAaBgy6FOLX96y0dc&690

澳洲
    澳洲葡萄酒产地标示(Geographical Indication,GI) 制度类似欧洲国家使用的法定产区命名制度,例如法国的 Appellation d’Origine Controlée,採用原产地的概念,一方面保护产区名称避免遭到滥用,另一方面也在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然而澳洲GI虽为官方制定,但并没有区分等级,在实务上约束性及认定的严谨度也不及欧洲的类似制度,实际上唯一的限制就是在某酒款採用产区名称时,至少需要有85%的葡萄来自该产区。 
    澳大利亚葡萄酒产区划分为三级──州(Star)/区域(Zone),产区 (Region) 和次产区(Sub-region),被称为地理指标体系。酒标上标出地理产区时,85%或以上的酿酒葡萄必须来自这个产区。 
    严格说起来,澳洲GI制度并无直接法律权利保障,而是透过产地的注册及商标相关法规来限制以产地标示做为商标,以达间接保护产地标示之目的。澳洲推行原产地命名制度己有很长一段时间,但某些产地区分及命名的争议不断,发展脚步缓慢,直到1993年才开始正式推动GI制度。刚开始主要是因应与欧盟的TRIPS协定,要求执行保护产地命名权的义务,否则将不允许澳洲葡萄酒出口至欧盟国家与美国。反而促使澳洲加快脚步,顺利完成GI制度。虽然部份产虽然部份产地仍有争议,但大部份主要产地的划分已被广泛接受

 

南非
    上世纪70年代起草的”Wine of Origins”(简称WO)产地分级制度划分了现在南非酒标上所标注的产区。部分定级制度还借鉴了法国的Appellation d’Origine Contrólée (AOC)系统,WO制度的出台主要是希望通过酒标来更精确的告诉顾客酒的产地和品质,因此除了产区上的制定参照了老世界的做法之外,像法定许可的葡萄品种,如何搭建葡萄格架,灌溉手法和采摘限量等等都没有被制定到这次的制度当中。
WO分级中的产区被分成四个等级:
Geographical Area 地理大区(像开普敦地区)
Region 地域大区(像 Overberg)
District 地区(像Walker Bay)
Ward 次区(像Elgin)

http://s4/mw690/0027FAaBgy6FQnrFUf993&690

上述地理大区、地域大区、地区的划分主要还是根据行政意义上的界限,而真正参照葡萄酒产业数据和风土划分的区域则是最小的次区单位,平时我们谈论和选购南非葡萄酒的时候主要还是以地域大区和地区作为依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