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素质教育,从父母开始

(2012-02-29 11:51:52)
标签:

转载

家庭教育,可以学齐人生的功课
    周五参加“如何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的育儿讲座,现在拿起朱凡先生的新书《海归博士的家庭教科书》,显然感悟更多、更深入了。
    教育是一门大学问,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教育还是一个家庭至关重要的命题,愈来愈多的人认识到,最早的起跑线、最早的教育,无疑就是胎教,所以胎教音乐、胎教阅读等等逐渐大受欢迎。
    朱凡先生说:“如果你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妨从家庭开始,做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授‘人生第一课’。”确实如此,胎教是家庭教育的第一步,正确的胎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好性格。而好的性格,亦能让孩子受益终生。
    怎样探讨正确的教育方式,怎样了解孩子的内在需求,这是每个家长的必修课。
    素质教育,从家庭开始,从家长开始。
    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家长,家长的素质倘若达不到起码的要求,则容易产生反效用。现阶段的中国社会,我们看到许多夫妻之间充斥着暴力、赌博、酗酒、谎言抑或是情感出轨,这些事情对孩子的负面影响非常严重。日本推理作家东野圭吾的《湖边凶杀案》、《红手指》、《白夜行》,还有凑佳苗的《告白》等小说对于儿童教育、儿童犯罪都有着很深入的讨论,孩子就是一张白纸,父母亲的所作所为会毫无遗漏地映衬在这张白纸上面,或黑或红。我们在新闻里所看到的许多走上错误道路的孩子,其错误源头无非因为父母、因为家庭——俗话说“有样学样”,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家庭关系是孩子处理人际关系的第一个演练场,父母用怎样的方式对待孩子、对待别人,孩子就会成长为怎样的人。
    在中国,很多人把教育的重点放在了学校教育上面,殊不知这是个大大的误区。完整的教育光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缺乏家庭的全面协助,素质教育只是一纸空文——因为学校尽是课题、考试,尽是死记硬背的图表或知识点,即使这些东西可以提高孩子的基础知识。但勇气、毅力、爱心、自信等等最最重要的素质,却需要在家庭氛围的影响下才能形成的。
    出色的孩子不是父母苦口婆心或严厉监督教出来的,而是在家庭环境中“浸染”出来的。没有人天生懂得教育孩子,但我们可以认真学习,家长“正子”先得“正自己”,家长的言行举止直接决定孩子的素养和将来。这也是朱凡先生这本书传递的一个教育理念。
    说到基础教育,朱凡先生的理解是:学校正规教育+课外兴趣教育+家庭教育。
    学校正规教育自然无须多说,课外兴趣教育也渐渐普及了,愈来愈多的父母将孩子送到少年宫、培训班、兴趣班等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绝对不是坏事儿,但问题偏偏出现在——愈来愈多的父母将孩子送到这些地方以后便撒手不管了,他们没有用心关注孩子的成长、没有成为孩子的引路人,而是把教导孩子的职责丢给老师们,显然这是不对的。
    读《海归博士的家庭教科书》的时候,我有些感动,对朱凡先生的用心良苦而感动。作为父亲,朱凡先生很乐意和孩子们一起成长、一起交流,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素质教育土壤,也避免孩子死读书、读死书。“最好的基础教育,在中国;最棒的创新培养,在国外。”朱凡先生就是秉承这种理念,用爱填平代沟,用中西结合的教育方式,引导着三个孩子度过16个年头。
    他不是“狼爸”,不是“鹰爸”,而是朱爸爸。不得不说,这个朱爸爸的许多教育理念,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教育孩子就应该这样,应该从教育父母自己开始,和睦、温馨的家庭才是孩子最好的成长园地。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