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迟到的《癸巳春歌》+ 修改稿
(2013-04-13 09:09:44)
标签:
癸巳春歌和诗 |
分类: 诗词习作 |
一曲迟到的《癸巳春歌》+修改稿
承蒙诗友马老师、禾祥君点评、修改,拙作
《癸巳春歌》次韵诗又形成了五稿、六稿:
在此特向二位深深致谢!!
%%%%%%%%%%%%%%%%%%%%%%%%%%%%%%%%%%%%%%
下面的《癸巳春歌》和诗本来是应当在三月中旬发表的,但因看病、住院、接受手术治疗拖延至今;之所以还晒出来,是因为这是一首三易其稿、花费了朋友的许多心力而终于得以改进的习作,颇具纪念意义。其第四稿为:
行将北柳开春眼,处处生机次第花。
(这里用红色标出的句子是历次修改时都未曾动过的;其他句子是在初稿的基础上,经过几次修改演变而来的)。
迎得金蛇舞岁华,八闽潮暖万千家。
谁将洒墨飞皴石,我把赓歌付斗茶。
枝叶关情松鹤影,源流觅韵水云霞。
东君着意融春气,驻足芳园育百花。
当时深受感染,便萌生了试写一首次韵诗的念头。我以前多习“七绝”,且“赋”的元素居多,不大着意形象的营造;采真君对我的建议多有及此,我觉得应当抓住这个机会。
对于南方我是了解的。惊蛰一过,便大地回暖,万物复苏,渐渐地微雨兴,柳条黄,菜花香,一日一日添春光。可是,现在身处北国,对于春的感觉自然要迟钝(迟缓)得多了,但 “八闽潮暖万千家”的喜讯唤醒了我对春的回忆和向往。眼前北国大地似乎仍在贪睡,但过不了多久,整个神州由南到北,也将会渐渐地春意滋萌、生机盎然了。于是,写道
惊蜇一过梦亦华,大千回暖喜家家。
八闽頻传春消息,百姓争尝北苑茶?
诗赋莺燕风拂柳,情萦乡土韵成霞。
遥瞻家国三千里,处处生机次第花。
(3.9)
寄给采真君,他表示了肯定,但对“家国三千里”的含义,“春消息”的宽泛,“北苑茶”的典实及其后的问号(?)何意等提出来要我斟酌。这“北苑茶”是有出处的,在古代它不仅是八闽贡茶,而且陆游在第二次入闽为官时写过一首《过闽》,其中有“雪里来尝北苑茶”的诗句;现在人们正想开发出新,发扬光大;我想以此将“春消息”具体化,故以问号带出。诗的尾联拟在时间、空间上以大跨度的写景作结:从全国(家国)来看,在辽阔的地域(‘三千里’只是一般的泛指,因为从声调和平仄来看,用‘三’字较为合适、响亮)上,从南到北,随着春的演进,处处、逐渐地呈现出勃勃生机、百花渐开的景象,此所谓我想用“处处生机次第开”表达的意境。还想将“春消息”与“八闽潮暖”相呼应。看来在表达上多有不逮,于是修改成下面的样子:
惊蜇一过梦亦华,大千回暖惠家家。
八闽潮送春消息,百姓家尝北苑茶。
情醉莺歌风拂柳,诗怜乡土韵成霞。
行将北柳开春眼,处处生机次第花。
(3.10)
这回采真君又进一步指出几点:首句仄声过多、“韵成霞”费解、“柳”字相重,但“情醉莺歌风拂柳”句就好过"八闽喜闻春消息",前面这句包含的信息量是后者的两倍;并建议:可从蔡襄那首《北苑茶》诗中吸取营养(比如结构,字法、如何扣题等)。
闻道闽中好岁华,春风一路访家家。
这里用“春风一路访家家”承上且提领全篇,显然较以前的“大千回暖喜家家”、“大千回暖惠家家”要好;将那首《北苑茶》中的“才吐微茫绿”转化为一动词“微绿”,连同颔联和颈联在一起,将“访家家”形象化了。又用“不独”和“更邀”相对更进一层,扣了原诗中的“芳园”一词,将“诗韵”邀了进来,提供了可资情思驰骋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