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打工妹的艰难生涯和晶莹诗心(下)
——刘古径诗词读后
黎烈南
在本文的最后部分,介绍刘古径的一首爱情词作。(古径此词用韵为新声韵)
今生来世做夫妻——林中鸟的爱情故事
来到城市的乡村打工者们,他们的劳动条件、生活质量乃至婚姻状况,都有诸多不如意的地方。但是这种种不如意,并未阻挡住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古径的一首描写林中鸟的爱情词章,就表明这种追求的永恒存在。现在将这首《清平乐·林中鸟》抄录如下:
草幽风静,
酣卧双栖影。
但愿深眠不愿醒,
笑问月儿可懂?
明春桃李依存,
来生此地同林。
不要险山恶水,
青枝绿叶披身。
,
在2001年8月一个天蓝星亮的夏夜:柳塘、竹草,幽幽寂寂;两只鸟儿酣睡在树巢里,蜜蜜甜甜,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美极了!在这极美的瞬间,古径心驰神往,即兴填下了这首童话般的《清平乐》。作者发挥想象力,写下了一对鸟儿相依相恋的爱情生活,和它们今生来世永做夫妻的心声。
词开端之“草幽风静”之寥寥四字,
勾勒出一片万籁俱寂的宁静夜晚。细想来,“草”可以说是“幽”,而“风”如何能静呢?“树欲静而风不止”——风,片刻都不会静止的;而在本词中,连风都“凝固”了!于是,上天为这一对禽鸟的甜蜜相依,提供了无与伦比的“优质环境”。
在一个绝对无噪音、无干扰之情景中,一对林鸟夫妻双卧图——“酣卧双栖影”的甜蜜世界,呈现在我们面前。看,老天把周围安排得静极了,仿佛专为这一对情侣而设;双卧鸟儿睡得美极了,仿佛草幽风静的天地之间,只有它们自己的存在。
“酣卧双栖影”,这是多么惬意的情侣睡姿啊。然而,敬爱的读者,您没有发现这“酣卧”与“双栖”之间,从我们人类的眼光来观,稍稍有点不妥吗——既然是“酣卧”,应该是睡得死死的,而双栖依偎,双方贴得那样紧,这觉怎能睡好呢?这对鸟儿,到底是全然昏睡着,还是处于有意识之中?
我想,作为人类,我们不必拘泥自己很难达到的鸟儿双拥紧贴的特有睡姿,但是它道出了爱侣的真谛——有了“双栖”,心才彻底放下,方能“酣卧”;鸟儿在昏睡时,也会本能地拥依对方,继续着它们的酣梦。“酣卧双栖”——既有清晰的相依感觉,又能忘我地酣睡,这不是“特异功能”,这是爱的有机统一,是鸟儿爱意独特魅力的呈现!君不见曹植的诗句:“下有交颈兽,仰见双栖禽”
吗(《种葛篇》)?词作者借鸟儿之独特睡姿,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完美理想的爱情婚姻图!
“酣卧双栖”,可以引起人们丰美的联想。“双栖”,在本词中,是双鸟依偎的写实,其实,不也是人世间彼此爱恋、誓死相伴之心愿的象征吗?“酣卧”,画出了鸟儿甜蜜的睡姿,不也是爱情生活之完美意味的体现吗?由此可以悟出,只有真情相爱(“双栖”),才能真正拥有幸福的爱情生涯(“酣卧”)。这样看来,词中那令人怜爱的双栖酣卧之鸟儿,竟有一番人生真谛之蕴涵呢。
再看那给人朦胧飘渺之感的“影”字——它悄然托出晚景和一轮升空的明月,也写出形影不离、灵魂相守之状况——这一对双栖酣睡之林中鸟,形依神守,多么痴情的一对!
就在这当儿,作者借着鸟儿的口吻,写出了它们痴情的心理:“但愿深眠不愿醒”——“亲爱的,就让我们这样永远昏昏地陷入深深的睡眠,而不再醒来”!请听,这是痴鸟痴心啊。当然,如果理解此为“贪睡”、“懒惰”的痴语,那就大错而特错了。这“不愿醒”,是对忠于爱情、海誓山盟的另一种巧妙的表达——请看,词作者用普通口语把爱意表达得何等平易而深切!
鸟儿的这种海誓山盟,在天地之间,是那样深情,那样珍贵;而这种深情爱意,又有多少人能懂呢?于是一句“笑问月儿可懂”,便构成了本词作中极深沉的韵味——月儿啊,你东升西落,年复一年,阅历了人间多少悲欢离合,却不能理解世间情为何物!其实,这里追问月儿是委婉的托词,感慨人间男女挚爱难寻,才是真意。古径通过鸟儿对月儿之“可懂”的“笑问”,衬托出真爱的难得,从而自己将对永恒真爱的热烈追求,深婉地抒发出来。
月亮本无情之物,哪里懂得禽鸟的形影相依之深情?而脚步匆匆的世间之人们,你们能理解一个乡村打工妹——词作者本人的这一纯真爱情渴望吗?“笑问月儿可懂”之调侃,看起来口气轻松,其实饱含着作者对美好爱情理想的一份痴情向往。这里正当得上曹雪芹之语:“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风静”之景象,“酣卧双栖”之情态,“笑问月儿”之口吻,已然痴情之极;接下,古径笔下的双双鸟儿更发下来生来世做夫妻的誓言:“明春桃李依存,来生此地同林”——“亲爱的,明年桃李还会绽放,我们生命虽然短暂,然而我们化灰化土后,来生来世,聚此林中,永远相伴吧”!
平均寿命大约只有三五年的一对林中鸟,立下永世做夫妻的大誓言,这真是罕见的神奇对话!我们都听到过人间有“在天愿为比翼鸟”的动人诗句,却不知道鸟儿也有世世永做夫妻的誓言——这一神话般的誓言,在宇宙间,其声音虽微弱渺小,却被古径在一个寂静夜晚听到了,并记录在了她的词中!
要问古径真有善解鸟语的神通吗?敬爱的读者,你和我其实都知道,这永做夫妻的鸟音,其实是来自古径内心的声音,来自她对永恒爱情的渴望。——而借助鸟儿的痴情对语来表达这种渴望,不更摇曳多姿,动人心弦吗?
在词章的结尾,我们看到,这一对鸟儿,对它们来世相伴的外部环境作了细心考察。它们的一致意见是:“不要险山恶水,青枝绿叶披身”——飞到那崇山峻岭、泉甘水美之地,资源丰富,生活惬意,而鹰隼的突然袭击,雷霆的震天怒吼,峭石的陡然崩塌,会使生命有不测之危;所以,在它们的眼中,那不是好山好水,倒是“险山恶水”;而就在此平凡林子中,在绿树中飞翔、流连,不是最安全、最幸福的双栖之地吗?
“青枝绿叶披身”,结尾简洁而意丰。它写出了双栖鸟儿彼此的爱意——看来,不是它们飞到绿色枝叶中栖身,反而是它们挑选并披上了一身美丽的绿叶衣裳,过着互相欣赏与爱慕的日子;枝叶的一片嫩嫩的绿色,和“来生”之无限时空相呼应,给人以爱情之树常青的联想;它还可以让人联想到——平平淡淡才是真。普通小小树林,真的很平常,然而,这个小小林中,鸟儿的“衣食住行”,全部都得到了满足。除了在绿林中飞来飞往,相伴相爱,它们已经不需要其它任何东西了!
敬爱的读者,“不要险山恶水,青枝绿叶披身”,还能引起您什么样的生活联想呢?在鸟儿的生活中,有它们担忧的“险山恶水”,而人间的“险山恶水”就要复杂多了,除了大自然以外,我们还有自身的贪欲。这种人类自身之贪欲所引起的恶劣后果,有时来得比自然灾害还要残酷,还要惨烈。它能轻易毁掉纯真的爱情与平静简单的幸福生活。警惕啊——这是我阅读古径此二句后的一种联想,供您参考。
我很喜爱古径的这首《清平乐》,不仅是因为它写得很独特,更因为它表达了一位乡村打工妹在艰苦中生活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处于生活很困窘的环境中,挣扎于艰难之中的人们,他们同样拥有对美好生活的理想,尽管这种理想,对他们中的大多数来说,还很遥远……
我写下对古径《清平乐·林中鸟》的感受,祝福天下所有的打工妹,所有的有情人,生活幸福!
(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