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炸响铃——菜肴第六感

(2011-08-08 20:54:14)

我们说吃菜通常讲究色、香、味、意、形,而“炸响铃”这道菜却又多了一项——听。

“炸响铃”是杭州的一道极为传统的名菜,又被称之为“干炸响铃”、“脆炸响铃”。所谓“响铃”其实是指用豆腐皮包入内馅等填充物,包裹而成,形似铃铛状,脆炸而成。一般分为荤素两种,一种是用豆腐皮卷入精细肉末,切成寸段(或炸完再切),油炸而成。另一种则是裹入笋末、香菇末及马铃薯泥,成为素食者喜爱的“素响铃”。

原本无论从这道菜的来历和做法都相对而言极为平常,但是如果把豆腐皮换成了浙江富阳产的豆皮就不一样了。具体的说全名应该是“浙江杭州富阳泗乡东坞山东坞村豆腐皮”,这种豆皮已有千年的历史,现在也有人把泗乡豆腐皮称之为东坞山豆腐皮。这种豆腐皮以上等黄豆、优质水源经18 道工艺精制而成,腐皮薄如蝉衣,色泽金黄油润光亮,软而韧,拉力大,落水不糊,被誉为“富阳金衣”。明代已被列为贡品,是制作多种素食名菜的高档原料,也是于炸响铃专用主料。

炸响铃的时候一般是3成油温,不能急,慢慢炸,要最里层的豆腐皮的水份都逼干才行。捞起的时候,沥干油,轻一点,别碰碎了,出来的响铃腐皮薄如蝉翼,食时脆如响铃,故得名。

出锅的炸响铃一看品相,二讲口感。

品相:外形完整美观,色泽金黄,形如铜铃,要是长短不一,圆扁不等都是大忌。

口感:松脆可口,酥香薄脆,不糊不皮。要是包肉馅的响铃,其中的肉馅应该是http://s2/bmiddle/73c0ad0dgea3f48d8f301&690

鲜嫩松爽,不柴不紧,若是响铃中的肉馅发“绵”“窝油”,则是油温过低没炸透,通过这些细节,可以很容易地判断厨师的水平高低。

都说人生有三苦“打铁、撑船、磨豆腐” ,磨豆腐每天早起,磨完豆腐挑油衣,一般来说一斤豆浆可以挑20—30张左右的豆腐衣,而富阳泗乡人却能挑60张左右,豆浆煮开后,冷凝在豆浆上面的一层就是油衣,用筷子一挑,再晾干,整个过程那就一个麻烦。从剥豆、浸豆、淘豆、磨豆、过滤、加热、揭皮、晾干、收卷、整理等,一步不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