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味乱炖——毛血旺

“萝卜没挑过筋太多,失败!猪皮煮得太烂没咬头,失败!猪血又烂稀稀的一夹就散,失败中的失败!……”——《食神》
毛血旺,本是一道上不得档次的“大杂烩”。然而经过不断创新、改良,如今已演绎成了一道川菜中的经典。
http://s3/small/73c0ad0dga9e68d34e3b2&690
http://s5/middle/73c0ad0dga9e68db4a0a4&690
http://s3/bmiddle/73c0ad0dga9e68e3ddc82&690
其实“毛血旺”在成渝地区是叫做“冒血旺儿”,所谓“冒”是指把菜放进火锅中煮熟捞出,在成都有专门卖“冒菜”的餐馆,也就是在不想耽误时间或者约不到三朋四友去吃火锅的情况下,可以在冒菜馆挑几样简单的菜品让店家冒熟了端来,既有了火锅的味道,又简便地吃了它,有点像火锅的“体验版”。
冒菜馆基本属于快餐形式,所以一般不会卖毛肚、鸭肠之类比较高级的菜品,这种菜品是要自己把握火候,享受那分秒之间细微差别的美味,如果大锅煮来岂不暴殓天物?而像血旺、豆芽、苕粉这类久煮不烂,甚至越煮越嫩之物适合忙里忙外的小店主操作。冒菜馆一般是用很多个竹制漏勺将各个客人所要的不同菜品装起来,放入滚烫的火锅调料大锅中,待煮熟后装碗中稍调味上桌,客人花费几元便能尝火锅之味。
这和北京的小吃“爆肚”有异曲同工之意,所以冒菜在成渝地区是难上大雅之堂的,比之火锅的“微缩版”串串香的形式更潦草、更随意,花费也更低,如同北京的爆肚、卤煮基本混迹于立交桥下的地位差不多。
每家川菜馆都在卖毛血旺,但辅料却是五花八门,各有各的不同。但其中有三样食材是必不可少的,猪血(现在多以鸡鸭血代替)、黄鳝片、毛肚。其他的配料还有最常见的:酥肉、黄喉、牛百叶、肥肠、午餐肉、金针菇、黄豆芽、苕粉、青笋、大白菜等。也有放海参、鱿鱼等海鲜的,把毛血旺提高了一个档次。虽说毛血旺可以想到什么放什么,属于“大杂烩”,但也应该是杂而不乱,不应该什么东西都往里面放。酥肉是用肥瘦相连去皮的猪肉切成片,码味后裹上全蛋糊和湿芡粉,在油锅中炸出来的,其颜色金黄、香味浓郁、外酥内嫩,很似椒盐排条。苕粉是用红薯粉制作而成,具有不糊锅的特点,吃起来软绵有韧劲,也是吃火锅的上选材料。
如何挑选毛血旺的原材料:
1、鸭血是制作毛血旺的关键原料,鸭血购买时手感有弹性,入水煮两三分钟夹起来绵而不断的为好。
2、黄喉、百叶等在挑选时,手感不能软,气味不能怪异(很多此类原料都是经过福尔马林炮制过的,食用了对人体会产生副作用)。
3、鳝鱼:血液发黑发暗的就不好,不是新鲜的,或者说不是当天宰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