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的最佳吃法
(2011-07-28 22:49:24)
“蒸”派的代表人物为清代的李渔李渔曰“(螃蟹)和以他味者,犹之以爝火助日,掬水益河,冀其有裨也,不亦难乎?”。
“煮”派这边清代美食家袁枚:“蟹易独食,不宜搭配他物。最好以淡盐汤煮熟,自剥自食为妙。蒸者味虽全,而失之太淡。”
蒸也罢,煮也罢,其实大家都是为了把蟹味完美地体现出来。而这其中的问题在于,蒸出来的蟹与煮出来的蟹,首先在外观上是有一定区别的,虽然两种方法做出来的大闸蟹都是红色的.
1.蒸出来的蟹,往往着色不够均匀,有的地方颜色深、有的地方颜色浅;
3.单纯从颜色上来看,煮出来的蟹要比蒸出来的好看;
数落‘蒸蟹派’,并不意味着‘煮蟹派’就是最好的,因为煮最大的问题在于鲜味容易流失到汤里边去。所以最完美的做法应该是各取蒸煮两派之所长,简单说来,就是先煮一下,让螃蟹着色吸味,然后再快速捞起放笼里去蒸。
在放满水的大锅内放好大把的姜片、紫苏和一点点盐,待水烧得大开时,这时你再将螃蟹扔到锅里去,你会看到锅里的螃蟹在开水中很快地变红,大约煮40秒钟,螃蟹背壳已经全红了,这时你再捞起来。这一步看上去有点像焯水,但又不全是。它的目的一是要使蟹壳均匀着色,二是为了使部分增香助味的汁液跑到蟹肉里面去,三是促使蟹之膏黄迅速凝结成形。这些,都是单纯的蒸所无法做到的。
等到红艳艳的螃蟹们全都被捞起来时,你再把它们肚子朝天地摆在已经出气的蒸笼里边蒸。要知道,这时候的螃蟹还没有熟。所以这个时候就该发挥蒸的长处了。蒸蟹应该是旺火急蒸,一气呵成。
关于蟹的吃法,一直有文武两派之别。
“文”的吃法是前文所述的“清蒸大闸蟹”,其理由为:食蟹的乐趣,全在自剥自食之中。
“武”的吃法则是将蟹肉完全从那层坚硬的壳当中剥离出来,进行更为精细的“分档取料”,然后再用不同的烹饪方法加以“因材施教”。这样的做法才能尽得咱们老祖宗“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美食精髓。
大闸蟹的可食用部位统称为蟹粉,这里边又可细分为蟹黄、蟹膏、蟹柳、蟹钳、蟹身等,其中的蟹黄主要是蟹之脂肪,蟹黄以雌蟹的卵巢部位最为丰富,雄蟹中亦有部分蟹黄;蟹膏是雄蟹之精巢;蟹柳是蟹的大腿肉,蟹钳是蟹的大螯里面的肉,这是螃蟹体内最为细嫩肥美的蟹肉;而蟹身则是特指蟹胸甲内部的蟹肉。
蟹黄以脂香见长,宜于熬油出香;蟹膏为蟹之上品,粘嘴封侯;蟹柳以其形见长,味稍逊,常常可以用蟹柳拼成扇面、柴垛等不同的造型;蟹钳的肉质最为丰厚,一般都单独用作高档羹汤,;散碎的蟹身肉虽然外形不整,故而是羹汤中最好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