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我家的神秘客人---舍腰蜂

标签:
教育育儿杂谈文化 |
认识我家的神秘客人---舍腰蜂
我把拍到的照片百度了一下,原来这种蜜蜂叫舍蜂腰。网上几乎所有关于舍蜂腰习性的资料都来源于昆虫科学家法布尔的一篇关于舍蜂腰的介绍。
舍蜂腰身体很有趣,中间那部分很小,后部很大,在这两部分中间,只连着一条线,这条线就是她的腰部。用法布尔的话来说,她们这种奇特的身材很漂亮,也很迷人。网上有一道题,就是“舍”在这里是念第四声 shè还是第三声sh?
[ shè ]
1.居住的房子:宿~。旅~。校~。
2.居住,休息:~于山麓。
3.谦辞,多指亲属中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弟。~侄。~亲。
4.古代行军一宿或三十里为一舍:退避三~(喻对人让步)。
5.姓。
[ sh ]
1.放弃,不要了:~己为人。~近求远。四~五入。
2.施舍:~粥。~药。
舍腰蜂,舍弃了腰的蜜蜂,所以应该读sh。
厨房的阳台朝西,天气晴朗的日子,从中午左右就开始有阳光照射进来,夏天的时候颇热。阳台上,我搁置了一个五层的不锈钢架子,放置一些杂物。最底下一层,我用一个铁皮盒摆放了几盒颜料,然后在上面又再搁了一个铁皮盒,也扔了一些没用完的颜料盒。舍腰蜂每次在阳台转几圈后,总爱钻到放盒子的角落里去,然后再飞走。
一天中午,我蹲下身来,想看看角落里有什么,为什么舍腰蜂总爱往那里面钻?我抬起了上面架着的铁盒,在下面的铁盒里,一个小土堆出现在眼前。天哪!这只舍腰蜂竟然找了这么一个隐蔽的地方筑了巢。我细细看了一下,一个小小的土堆,上面的土大部分已经干成了粉末状,但还有微小的几处,土还是湿润的。里面是埋了一些什么,我不得而知。我赶紧拿出手机给她的巢穴拍了几张照片,然后把铁盒子恢复了原装。
接孩子放学的路上,我迫不及待地把舍腰蜂在阳台筑巢的秘密说给她听。回到家,她马上就跑去找,怕她毛手毛脚把舍腰蜂的家给砸了,我帮她轻轻挪开了铁盒,指给她看。我们俩真的觉得很惊讶,这堆土,我们人用手来抓可能只有一把,但这是一只小蜜蜂飞了十四层一天一点地给搬运上来的,来来往往该飞多少回?她是怎么找到这么一个隐蔽温暖的地方的?里面藏着她的食物?为什么两条菜青虫没有给拖进她的巢穴?不能随着舍蜂腰飞来飞去,所以这一切我们都观察不到。
翻开法布尔的《昆虫记》,找到《舍蜂腰.能干的泥水匠》。舍腰蜂怕冷,所以她们选择建造房屋的地点对温度的要求比较高,首先要找那些能被阳光找到的地方。在七八月的炎热天气里,舍腰蜂开始露面寻找安家的地方,在经过全面考察后,她对选定的地方很满意,决定在这里建巢。随后,她们马上飞走了,一会儿,又会带着一点儿湿黏土滚成的泥球回来,开始建造房屋的最底层。她们每天来来往往很多次,直到把巢彻底地建完,把食物储存进去,最后再关上大门为止,真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勤劳的小昆虫。
法布尔观察到的巢很讲究,很多小巢穴排成一列,样子有点像口琴。巢穴通常有十五至二十层,口朝上等等。可是在我们家,我们所看到的是一小堆泥土。这是因为巢穴建完后,为了让巢穴更结实一点儿,起到保护作用,舍腰蜂会在巢穴周围再堆一堆泥,但这种工作,舍腰蜂不再讲究了,只是把泥随便往巢穴上一丢,有多少堆多少,直到堆不上去为止。然后再漫不经心地敲几下,把这些泥土铺开就算完事。堆上去的泥土把原来精美的巢穴全部盖住了,最后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像人们随便把一块乱泥扔在那里。哦,原来如此。
法布尔说他真不明白,舍腰蜂为什么开始干得那么精心,结尾会这么潦草呢?我想这可能是她隐蔽低调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如果太高调了,精美的巢穴人类会感兴趣,其他鸟类也会感兴趣,很容易就会遭到破坏。如此看来,舍腰蜂的大脑其实挺发达。
在舍腰蜂的巢穴里,放着什么样的食物?为什么两条辛辛苦苦捉回来的菜青虫没有给放到巢穴里?法布尔观察到的结果是-----舍腰蜂最喜欢吃的食物是蜘蛛,放在巢穴里给幼蜂吃的,还是蜘蛛。发现蜘蛛后,舍腰蜂会突然落在蜘蛛身上,快速杀死蜘蛛,几乎连翅膀都来不及停下,就将蜘蛛带走。最先捉到的蜘蛛放在巢穴的最底层,然后将卵产在这只蜘蛛的身上,接下来再把其他蜘蛛放在上面。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幼虫可以吃最先放进里面的蜘蛛,然后再吃那些后放进去的,这样巢穴里面的蜘蛛就不会因放得太久而腐烂。看来舍腰蜂的聪明的确表现在各个方面。
和蜘蛛相比,菜青虫肉乎乎的,容易腐烂,怕腐烂的菜青虫吃坏了宝宝们的肚子,污染了巢穴。这是不是舍腰蜂没有把菜青虫拖进巢穴的理由呢?这可能是一种行得通的解释吧。
每次想要近距离地观察拍摄舍腰蜂,但又有些害怕,万一她蛰伤我怎么办?她有毒吗?我们不敢尝试,从百度中寻找答案,但没有人有过经历,没有答案可以参考。但细看舍腰蜂的身体结构,头部有两只触角,触角末端向外弯曲,胸部圆柱状,尾部细长末端有膨胀,后四脚偏长。睡觉时会咬住树干,好像不像黄蜂腹部具可怕的螫刺。法布尔在书中也说她生性安静平和,从不打扰主人,所以很受人类的喜爱。但不具有螫刺,蜘蛛是怎么被杀死的呢?所以,只能说,不知道有没有毒刺,可远观而不可近玩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