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享给自学中医的朋友们

(2023-08-13 15:28:12)
标签:

舌苔

血瘀

中医药典

倪海厦

孙思邈

分类: 中医养生
分享给自学中医的朋友们


       我自学中医的一些思考记录文章也有得到一些朋友们的分享转发,有点意外,如果能够给这些朋友们一些启发也很高兴,

       今天分享我对学中医学的一些思考给这些想要了解中医学或是在学中医学的朋友们,

       我可能跟有的朋友学习方法不同,例如有的朋友说她在背药材,我认为药材太多了,不知道要背多久,而且有的药材很少用到,而且单看药材性能,很易就像我们老一辈的大部分长辈一样,这个是清热解毒的,那个是散寒的,只知其一,不能准备的辨症就是碰运气,

       我前几年大寒的时候,就吃点炒菜都上火,我妈就说我热气,叫我吃些祛热的东西,因为我当时觉得自己脚底入风一样,开冰箱打冷颤的,觉得入冰窖的,

       所以,清热的我吃一些,但是寒的我不吃,当时也没认真学中医,就是我去看好几个大夫,每一个一把脉都说是里寒的,

       有一个丈夫还叮嘱说,一定不要吃冰箱里拿出来的东西,我还笑答,拿出来的鸡肉能不能吃的~

       再加上自己的身体症状,我相信自己的感受,我就开始调整吃食都以温补的东西为主,就慢慢调回来,像我妈她们这种就知道出牙血出眼屎就是热,不知道还分虚热和实热,虚寒就易生热,

       不懂阴阳五行,就不知病症分阴阳,而阴中有阳,阴中有阳,我们得了解,才能更准确的辨症用药,

       所以,我认为从了解人体开始,每一个脏腑是什么用的?筋骨又是什么作用?体肉的气血是怎样生长的?由吃到拉是怎么样运输的,体内与外是有什联系?人是怎样出生的,婴儿时期到少年的变化是什么,到青年人怎样,到老年时期又怎样?

       人在什么时候会出现病症?症状又从身体哪里表现出来?每个阶段又有什么变化?当我们知道阴阳五行规律,了解人体的脏腑经络等就可以尝试进行推理人体的状态,

       例如,书中记载婴儿在母体内是吸收奶水而生,而奶水每一个人都有,在女子身上是在上为奶水,在下为月经,也就是在上为奶水作滋养,在下作月经排出,这就可以解释女子在受孕期间为什么没月经,因为滋养着胎儿,

       而胎儿出生时为什么要哭?打也要打哭?因为哭了肺气就通了,就活了!

       婴儿本为纯阳之躯,阳盛则百邪不能近,这也是五六个月内的吃母乳的婴儿,以前一般稍有点什么问题是不用看的,只是现在大多数人认为空调舒服,就像把一把火放在冰窖里,还有不明所以的给幼儿吃这补那的,导致营养过剩,这是真的好吗?

       小孩子气血足发烧的频率高,还会经常流鼻血,流鼻血不必紧张,不是什么鼻炎,按鼻炎越治问题越多,因为流鼻血就不发烧,是不是这样呢?以前有的人发烧不退,但又没有分文看病拿药,有的人就刺一下鼻子,让其流一些鼻血烧就退了,因为人体排毒的方法,从汗中出,从口中吐,从下方拉,还有一种就是放血中出,是这样吗?

       人到青年起的病症除了外力,就多为饮食环境情志等原因引起,特别现社会的环境,用中医学去推理每一种病症由来,看看这个中医学理论是对还是错的?

       当我们从真实的人身上得到肯定答案时,就理解到了中医理论了,这样再学辨症下药,就比较清晰了,

       我会想,医学是为了什么?养生,救死扶伤?

       那么,医是医什么?是人还是病?

       是人!就去了解人,也就有了前面几篇文章了,当然,我对这些认知还是很模糊,

       但我很肯定的是每个人如果理解到正统中医理论,中医学思维,那一定是自己的幸事,因为一生受用,

       为什么那么多国家想要中医学呢?因为这是一条生路!

       因为人体内的症结在人体外也可以观察得到,这也是之后学习的辨症了,

       辨症主要为望闻问切几种方式,而自己感受自己就更加明了,

       例如,五腑在舌苔上有表现的,在我们体内有热时,伸舌头看看,舌苔是腻黄的,如果寒就腻白,舌尖为心肺区较红就是有心火,舌尖凹陷心血亏虚,两侧火是有肝火,舌色暗黑色黑斑黑点,如果不是正吃了一些黑色食物所导致,那注意所对应的脏腑气血问题,辨症是不是气滞气阻导致了血瘀,一般有时瘀血问题不大,行气破瘀就是,但长久就会瘀阻,瘀塞,长东西,

分享给自学中医的朋友们


分享给自学中医的朋友们

       舌苔的变化就是随着人体内脏而变化的,是我们个人最直接观看到的表现,比任何机器都准确,而西方医学不看人辨症,不分寒热,只有在发生时才看到,然后按公式走流程!所以他们是不同轨道上的,

       而中医学望闻问切,遵从阴阳五行规则,从人的多方面角度去了解这个人这个症,让辨症更准确,再下药治疗,而每一步依靠就是行医者的道术,

       但在现社会还有一个难题就是中医药典上有限药量,例如附子限量只能用30克,可是有的重症要50克才能够药效,这就让一些中医师受限了,所以,自学者自己对自己最受用,自己喝多少克谁也管不了,

       关庆维也说过这种原因,很多药材都限量,但很多重症就要重药,有时也不敢用,治好了人被反告的例子也是有,而且现在人的思维不同,

       他说有个人肝ai 动了手术后才有找他治疗,他就帮患者开了药喝了,喝了患者就觉得痛,就觉得你开的药方没用,有的还会投诉医者,这会让行医者不敢放手医人,中医不像西医,有免责协议保护行医者,因为用大于药典的药材,一万次有一次出问题都能把自己赔进去,

       但其实关大夫开有破瘀的药材,因为这人手术后体内也有瘀血的,瘀血阻滞,就会产生许多后续问题,当气血冲通瘀血的时候是会痛的,痛则通,气血通就是好转的方向,但是这个患者他不明白,没找他疗了,我猜如果这患者没做过手术,关老的医术或许可以治愈他的,只是他不懂!

       扶阳,行气,攻坚,破瘀,补血,这大概是重症的重要手段,有瘀畅通时就是会痛,很多人却认为是不好的表象,其实是我们对中医学的无知,

       现代西方医学上无法攻克的病症,包括什么ai 滋疒,渐冻症,肿瘤,ai,这些东西的症状,自古就有,也自有解决方法,数千年来,人是一样的,也是随着生活有各种病症,不是说到现在的人才会有这些病症的,数千年来,张仲景,华佗,扁鹊,孙思邈这些大神医,难道就是给人调理身体么?这也太少看他们了,

       只是,这些有关生命的历史文化却被我们丢弃了,嫌弃了!

       所以,中医学社会现状太不乐观,自学是一条出路,我认为学习中医该向古典学习,我现在开始学习辨症与针炙,给自己开方尝试,这是要反复的推演反复的研究反复实验的过程,

       上次用紫苏红枣生姜陈皮煮水搞了点血出来,生姜分量用多了过热,所以,真不要看小看这些树皮山草的!

       开方要有君臣佐使,就像下棋一样,谁为主君,谁为臣,需要不需要辅助等,药性进入内腑经络促使各方行动,联合驱散病邪,

       这一钻研,就发现中医学他既简单,心疗也是其中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因为人活一口气,不管什么病症,不被吓到,那就是小事,一个正常人如果被吓到也不会好到哪里,

       这也是人受情志所影响,

       记得《欢乐颂》有个片段,高智商的安迪被医学判断为有可能会发疯,她前男友把房产证家产都拿来,意思是,她发病他有能力养她吧,

       而小包总听到同样的事情,他说:你疯,我们家才是疯子,父妻相互算计,老子算计儿子的,

       那到底谁疯谁不疯呢?

       初学中医是觉得他可以治病,之后会发现他的宽广是贯通这宇宙万物,所以天文地理都在其中,再后来,会发现这也是一种宇宙哲学,好像很玄,但一切又有理可依,就看我们悟到多少!

       这篇文章是分享给中医的爱好者,我个人自学的一些观点思考,以供参考交流!

       我学中医在看的视频,是倪海厦老师的,讲得通俗易懂,是指引进入中医很棒的一位老师,百度可搜,

       读的书是《黄帝内经》《伤寒论》倪海厦老师的书,之后打算再读读《圆运动的古中医》,现在看不太懂,内经就觉得易懂一些,

       也想看一看孙思邈的书,中医学这门艺术,只要入悟,就是可以钻研一生的生命艺术!




转自 華玉笔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