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太阴井:少商
人病膨胀,喘咳,缺盆痛,心烦,掌热,肩背疼,咽痛喉肿。斯乃以脉循上膈肺中,横过腋关,穿过尺泽入少商,故邪客于手太阴之络,而生是病。可刺手太阴肺经井穴少商也,手大指侧。刺同身寸之一分,行六阴之数各一痏,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顷已。
手阳明井:商阳
人病气满,胸中紧痛,烦热,喘而不已息。斯乃以其脉自肩端入缺盆,络肺;其支别者从缺盆中直而上颈,故邪客于手阳明之络,而有是病。可刺手阳明大肠井穴商阳也,在手大指次指爪甲角。刺入一分,行六阴之数,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顷已。灸三壮。
足阳明井:厉兑
人病腹心闷,恶人火,闻响心惕,鼻衄唇喎,疟狂,足痛,气蛊,疮疥,齿寒。乃脉起于鼻交頞中,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侠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故邪客于足阳明之络,而有是病。可刺足阳明胃经井厉兑,足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韭许。刺一分,行六阴数,左取右,食顷已。
足太阴井:隐白
人病尸厥暴死,脉犹如常人而动,然阴盛于上,则邪气重上,而邪气逆,阳气乱,五络闭塞,结而不通,故状若尸厥,身脉动,不知人事,邪客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络,此五络,命所关。
可初刺足太阴脾隐白,二刺足少阴肾涌泉,三刺足阳明胃厉兑,四刺手太阴肺少商,五刺手少阴心少冲,五井穴各二分,左右皆六阴数。不愈,刺神门;不愈,以竹管吹两耳,以指掩管口,勿泄气,必须极吹蹙,才脉络通,每极三度。甚者灸维会三壮。针前后各二分,泻二度,后再灸。
手少阴井:少冲
人病心痛烦渴,臂厥,胁肋疼,心中热闷,呆痴忘事,颠狂。斯乃以其脉起于心,支从心系侠喉咙,出向后腕骨之下,直从肺,行腋下臑内,循廉肘内通臂,循廉抵腕,直过神门脉,入少冲。可刺手心经井少冲,手小指内侧交肉者如韭叶。刺一分,行六阴数,右取左,若灸三炷,如麦大,不已,复刺神门穴。
手太阳井:少泽
人病颔肿,项强难顾,肩似拔,臑似折,肘臂疼,外廉痛。斯乃以其脉起小指,自少泽过前谷,上循臂内至肩入缺盆,向腋,络心间,循咽下膈,抵胃;支从缺盆上颈颊,至目锐眦入耳,复循颊入鼻雜,斜贯于颧,故邪客于太阳络,生是病。
可刺手小肠井少泽,小指外侧与肉相交如韭叶。刺一分,六阴数各一痏,左病右取。若灸如小麦炷,三壮止
足太阳井:至阴
人病头项肩背腰目疼,脊痛,痔疟,颠狂,目黄泪出,鼻流血。斯乃经之正者,从脑出,别下项;支别者,从膊内左右别下,又其络从上行,循眦上额,故邪客于足太阳络,而有是病。
可刺足太阳膀胱井至阴,小指外侧韭叶。行六阴数,不已,刺金门五分,灸三壮;不已,刺申脉三分,如人行十里愈。有所坠,瘀血留腹内,满胀不得行,先以利药,次刺然谷前脉出血立已。不已,刺冲阳三分(胃之原)及大敦见血(肝之井)。
足少阴井:涌泉
人病卒心痛,暴胀,胸胁支满。斯乃脉上贯肝膈,走于心内,故邪客于足少阴之络,而有是病。
可刺足少阴肾井涌泉,足心中。刺三分,行六阴数,见血出,令人立饥欲食,左取右,素有此病,新发,刺五日愈,灸三壮。
手厥阴井:中冲
人病卒然心痛,掌中热,胸满膨,手挛臂痛,不能伸屈,腋下肿平,面赤目黄,善笑,心胸热,耳聋响。斯乃以其包络之脉,循胁过腋下,通臑内,至间使入劳宫,循经直入中冲;支别从掌循小指,过次指关冲,故邪客于手厥阴络,生是病。
可刺手厥阴心包井中冲,中指内端去甲韭叶。刺一分,行六阴数,左取右,如食顷已。若灸可三壮,如小麦炷。
手少阳井:关冲
人病耳聋痛,浑浑目疼,肘痛,脊间心后疼甚。斯乃以其脉上臂,贯臑外循肩上,交出少阳缺盆、膻中、膈内;支出颈项耳后,直入耳中;循遍目内眦,故邪气客于少阳之络,生是病。
可刺手少阳三焦井穴关冲也,手小指次指去爪甲与肉交者如韭叶许。刺一分,各一痏,右取左,如食顷已。如灸三壮不已,复刺少阳俞中渚穴
足少阳井:窍阴
人病胸胁足痛,面滞,头目疼,缺盆腋肿汗多,颈项瘿瘤强硬,疟生寒热。乃脉支别者,从目锐下大迎,合手少阳抵项,下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交中贯膈,络肝胆,循胁,故邪客于足少阳之络,而有是病。
可刺足少阳胆井窍阴,在次指与肉交者如韭叶许。刺一分,行六阴数,各一痏,左病右取,如食顷已。灸可三壮
足厥阴井:大敦
人病卒疝暴痛,及腹绕脐上下急痛。斯乃肝络去内踝上五寸,别走少阳;其支别者,循胫上睪,结于茎,故邪客于足厥阴之络,而有是病。可刺足厥阴肝经井穴大敦,大指端。行六阴数,左取右,素有此病,再发,刺之三日已。若灸者,可五壮止。
十二经的井穴的特点
1、沟通表里。所有井穴皆有沟通人体表里经的作用
人体的经脉,它分为体表与体内二部分,并构成一个无端的循环。通常我们所说的经脉,即是人体体表的那一部分。若是将体表的经脉比作是地面部分的河流,体内经脉就像是地下的水流暗道,井穴则是体表经脉的经水回流体内的井口(它的特点就像是我们常见的城市污水井孔),因此,所有井穴皆有沟通表里经脉气血的作用。注意,这里所说的表里经脉,只是人体中同一条经脉之中的表里,而不是脏腑之间的表里。
处在人体体表的井穴,由于它位于人体中的高地势,因此,井穴的气血运行又分为二个方面,一个是体表的经水会循井孔下行于体内经脉,二是内体经脉中的高热湿气也会循井孔之口上行于体表(人体的温度场分布是内热外寒,人体的热能会遵循现代热力学原理而由内向外扩散,而且是借助水气上行的方式向外发散,质重的阴液之类的东西是不能逆自然规律而上行的,只有轻浮的东西才能上行)。
2、手三阴经其井穴运行的气血物质主要为阴液,其运行方向向下、向内:
为什么说阴经井穴运行的气血物质为阴液呢?这与人体的气血运行特点有关。人体经脉中运行的二种基本物质,一是气、二是血。气与血的运行各有其特点,即是气向上、向外,液向下、向内。
手三阴中的中府、极泉、天池三穴,其气血的运行方向是由胸走手,因此,此三穴上行的气血物质为气态物,至手臂后其气血的运行是向下,因此
,手臂上诸穴运行的气血物质皆为阴类,其运行为散热、冷却、收降的变化。当手三阴经的气血物质运行到其井穴位置时,经脉中的气态物已经全部液化为地部之阴了,因此在井穴处的运行只有向下、向内。更多内容,关注公众号卢医。
手三阴经的气血运行有如下特点:在人体的体表经脉中,由胸走手的初始气血为气,其变化为散热降温,化液后流向井穴;经水由井穴注入体内经脉后,气血的变化是吸热升温,并由体内经脉回流相应脏器;气血回流到相关脏器后,在脏器中经过吸热加温后再行气化,并从其经的首穴输出。
3、足三阴经其井穴运行的气血物质主要为气,其运行方向向上、向外:
上面我们说过,凡是向上运行的物质,其上行的气血是气不是血。足三阴经是由足走胸的,这个上行的气血即是气,或说是气态物。足三阴经上行的气血物质一定是气,而不是血,这种情况也不是绝对的,而是有条件的。
当人体直立的时候,足三阴经气态物向上行,阴液向下行并流向足部的井穴处,由井穴向体内经脉流注。若是人体的身体状态改变为平躺,则足三阴由足走胸的气血物质以阴液为主,而不是气态物。这是因为,人体是个倒立的生命树,且人体生命树中存在着自身的重力场,人体重力场的中心是脏腑,因此在人体平躺时,足三阴经的气血运行与直立时是相反的,即气态物由胸走足,液态物由足走胸(此亦即《内经》中所说“人卧血归于肝”的原因所在)。
为什么人在直立状态时井穴中向外运行的气血物质是气呢?这是因为,人体存在着三部九候,也就是说有高低的地势之差,井穴相对于人体三部九候的内部来说是处于高位、上部,而井穴之下的内部经脉属于人体三部九候的低位、下部,内部经脉的下部之液不可能逆自然规律而上行,只有井穴内部蒸发的气态物才可能上行。人体的温度场分布有内高外低的特点,因其内部温度高,故体内经脉中的阴类物质会在高温场的作用下气化上行。更多内容,关注公众号卢医。
4、手三阳经井穴其运行的气血物质主要为气,其运行方向向上、向外:
手三阳经的运行方向为由手走头,上行的气血中只能是气,而不能是液,故手三阳经上行的气血物质主要为气态物。同理,当人体处在平躺位置时,手三阳经中的气血运行方向与直立时正好相反,是阴液随经脉由手走头,气态物则由头走手。
5、足三阳经井穴其运行的气血物质主要为液,其运行方向向下、向内:
足三阳经的运行方向为由头走足,下行的物质皆为阴液,故足三阳经由头走足的气血,到了足部的井穴位置时主要为液。
6、所有井穴皆有二种物质在其中运行,其一是气,其二是血,气态物上行,阴液类的血下行:
前面我们说手足三阴三阳经运行的气血物质各有不同,有的以气态物为主,有的以液态物为主,但并不代表各经井穴中运行的气血物质是单一的,运行气态物为主的井穴中就没有血,运行液态物的井穴中就没有气态物,而是每个井穴中气血二物皆有,同时都上下运行,只不过有多有少罢了。因井穴是人体体表经脉与体内经脉的相通通道,因此,只要井穴上部有阴类物质,它就会循井穴向下、向内流行;同理,只要井穴内部有高温阴液物质,它就会气化并循井穴通道向上、向外升浮。
7、所有井穴皆与肾相通:
人体的井穴,其特点相当于地表与地下相通的深井,因其是深井,通于人体的内部经脉,因此,所有循井穴向人体内部下行的阴液皆可并于肾所主的水液之中,也就是说,所有井穴皆通于肾。
8、阴经井穴通于肝:
人体手足三阴经井穴的五行皆属于木,具有生发的作用,且人体中皮部相通、肉部相通、筋部相通、血脉相通、骨部相通,因此,手足三阴经井穴生发的经气皆通于肝。
9、阳经井穴通于肺:
人体手足三阳经井穴的五行皆属于金,具有收降的作用,且人体中皮部相通、肉部相通、筋部相通、血脉相通、骨部相通,因此,手足三阴经井穴收降的经气皆通于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