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肩周炎可针刺一个穴位,速愈!

(2022-03-12 15:34:15)
标签:

肩周炎

条口穴

漏肩风

五十肩

承山穴

分类: 中医养生
肩周炎可针刺一个穴位,速愈!


       导读:条口穴治疗肩周炎,效果满意,轻症、重症均适宜。轻者针到病除,短期可愈。重症可配合火针点刺,隔日或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条口穴

       条口穴属于足阳明胃经,阳明经多气多血,如其平调,内外得养,五脏皆安。针刺条口穴,能鼓舞脾胃中焦之气,令其透达四肢,驱除风寒湿邪,促使滞涩之经脉通畅,濡养筋骨,通利关节。

肩周炎可针刺一个穴位,速愈!

       肩周炎又称“漏肩风”、“五十肩”,历来的治疗大多比较重视外邪,而贺老提出该病的病机首先是正气虚弱。结合《素问》中“背为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的论述可以看出,如果失去正常的生理功能基础,则外邪才会乘虚而入。由表及里,阻滞经络气血的通畅,导致不通则痛的病理表现。采用条口穴治疗本病,效果满意,轻症、重症均适宜。轻者针到病除,短期可愈。重症可配合火针点刺,隔日或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5~10个疗程可愈。

       针刺时可深刺,条口直透承山。《医学举要》曰:“若外邪为患,当从太阳经治......”。承山穴属足太阳经穴,透刺后,加强了祛除外邪之力。

       【验案举例】

       病例一王某某,女,50岁。

       主诉:肩部疼痛数年。

       现病史:右肩部疼痛,抬举不便,逐渐加重,阴天疼痛更甚,背部畏寒,有沉重感,后项部僵硬,连及右侧头部及肘关节作痛,右手指板滞感,心烦,睡眠欠佳,食欲尚好,大便干,小便正常。

       望诊:舌苔薄白。

       切诊:脉弦,沉取无力。

       辨证:正气不足,风寒湿三邪侵入肌肤,阻于经络,流于关节,血气不通而致肩痛。

       治法:祛风寒,通经络。

       刺法:取患侧条口穴,深刺,不留针,平补平泻手法。

       针1次后减轻,同法针7次后痊愈。

       病例二肖某某,女,47岁。

       主诉:右肩部疼痛4个月。现病史:自述右肩臂疼痛已4个月之久,阴天及夜间疼痛加重,不能抬举,臂外展、后伸尤为困难。右手拇、食二指有时胀痛,伸屈尚可。曾在某医院针灸治疗,症状未显著减轻。食纳尚可,二便调。

       望诊:舌尖红、苔白略腻。

       切诊:脉细弦。

       辨证:体质素虚,卫外不固,感受风寒湿之邪,稽留经络、关节之中,阻滞气血运行,以致肩臂作痛,抬举困难。

       治法:先补后泻,在补正气的基础上,祛除风寒湿三邪,以达到通经活络,宣通气血之目的。

       取穴:条口、压痛点(阿是穴)。

       刺法:条口,深刺,不留针。压痛点(阿是穴)火针点刺。

       针3次后症稍减轻,经几十次治疗,约3个月,终告痊愈。

       病例三麦某某,男,54岁,美国大使馆,2002年4月20日初诊。

       主诉:左肩疼痛8个月。

       现病史:初起因搬重物致左肩部拉伤,局部疼痛,后去滑雪时又局部拉伤,渐出现左肩部活动功能受限,疼痛渐加重,呈烧灼样疼痛。一个月前在美国华盛顿某医院做手术,术后症状无明显改善,仍疼痛,活动仍受限,向前平举幅度小于45°,后伸小于30°,故来就诊。纳眠可,二便调。

       辨证:气滞血瘀。

       治法:行气活血。

       取穴:条口,缪刺右肩相应部位。并嘱患者活动患侧肩关节。

       留针过程中患者即感疼痛减轻,活动范围明显增大。向前平举约70°,后伸约30°。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温馨提示: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转自 一个中医的推广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