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Dyson丁丁
Dyson丁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012
  • 关注人气:1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議《資治通鑒》之紀年方式

(2024-11-06 13:31:38)
标签:

太歲紀年

分类: 中國
《資治通鑒》凡二百九十四卷三百萬字,由北宋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及助手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开始一直寫到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費時十九年引用三百多種史料所撰寫的史學巨著。內容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至後周世宗顯德六年(959年)的一千三百六十二年歷史。

《資治通鑒》
卷一:周紀一〈起著雍攝提格玄黓困敦凡三十五年
卷六:秦紀一〈起柔兆敦牂昭陽作噩凡二十八年始丙午終癸酉也
卷九:漢紀一〈起旃協洽柔兆涒灘凡二年
......略三百萬字。

小議《資治通鑒》之紀年方式
《資治通鑒》明萬曆版

閱讀卷一時便發現開篇有個奇怪的詞語,之後每卷皆是如此。原來這是流行戰國至秦漢的一種紀年方式,名曰太歲紀年,等同于商代便有的天干地支。

古人觀測到歲星(木星)大約十二年運行一周,由此將天赤道自西向東分成十二份,名曰十二次。名稱分別為:星紀、玄枵、娵訾、降婁、大樑、實沈、鶉首、鶉火、鶉尾、壽星、大火、析木。然而歲星實際運行週期為11.86年,因此每過85.7年歲星所在的星次便會比推演的星次提前,稱之為“超次”或“朝辰”。

為解決這個問題,人們通過歲星衍生出虛擬的理想天體“太歲”。太歲與歲星軌道相同,但運行方向相反,自東向西名曰十二辰。十二辰結合十二地支名曰歲陰,與十天干相結合名曰歲陽。歲陽歲陰配合使用,組成六十個年名,周而復始,便是《資治通鑒》開篇詞語之由來。

小議《資治通鑒》之紀年方式
歲陽歲陰列表 | 維基百科

戰國及秦漢很多書籍均使用太歲紀年,但名稱略有差異。《資治通鑒》卷一直接摘錄了《爾雅》相關內容。

《爾雅》釋天第八:

大歳在甲曰閼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強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維,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陽。——歳陽。

大歳在寅曰攝提格,在卯曰單閼,在辰曰執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協洽,在申曰涒灘,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閹茂,在亥曰大淵獻,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奮若。

小議《資治通鑒》之紀年方式
小議《資治通鑒》之紀年方式《爾雅》(南宋國子監大字本)

除《資治通鑒》外,稍後著名的南宋文天祥寫過一首五言律詩《歲祝犁單閼月赤奮若日焉逢涒灘遇異人指示以大光明正法於是死生脫然若遺矣作五言八句》。

誰知真患難,忽悟大光明。
日出雲俱靜,風消水自平。
功名幾滅性,忠孝大勞生。
天下惟豪傑,神仙立地成。

詩名裡的“歲祝犁單閼赤奮若焉逢涒灘”,便表示了具體的年月日。轉換下來便是己卯年丑月甲申日=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十二月十一日=1280年01月14日(註1280年為閏年)。說明這種戰國秦漢時期的紀年方式,至少在兩宋時期依然流行。

假如這種戰國秦漢的紀年方式用來表示今天會怎樣?參照文天祥的詩詞名稱,參考答案如下:
公曆:2024年11月10日
農曆:甲辰年十月十日
太歲紀年:歲閼逢執徐大淵獻著雍攝提格

公曆:2024年11月10日
農曆:甲辰年乙亥月戊寅日
太歲紀年:歲閼逢執徐大淵獻著雍攝提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