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墓出土文物鑒賞》一、東室

标签:
曾侯乙禁止出境展覽文物 |
分类: 中國 |
前言:
歷代古墓十室九空,未被盜者純屬鳳毛麟角,戰國時代曾侯乙墓便是其中的幸運兒。
曾侯乙者,姓姬名乙,乃戰國時期曾國國君也,下葬時間約為楚惠王五十六年(公元前四三三年)。
公元一九七七年九月,曾侯乙墓被發現于今天湖北省隨州市城西兩公里的擂鼓墩東團坡上。其墓坑東西長21公尺,南北寬16.5公尺,總面積220平方米。其槨室分成北、東、中、西四室,共出土青銅器、樂器、兵器、金器、玉器等文物15404件,其中8件定為國寶。特別是中室出土的曾侯乙編鐘,是有史以來出土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
曾侯乙墓出土文物所體現出來的先秦時期音樂、科技和藝術成就,公認為二十世紀世界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現按照四室出土文物依次進行鑒賞。
《曾侯乙墓》一,東室
曾侯乙墓東室,東西長9.5公尺,南北寬4.75公尺,深3.36-3.5公尺。其中主棺南北向,置于中部偏西處。東西兩側分別放了八具陪葬棺以及一具狗棺。除此之外,出土有兵器、樂器、漆器與金器。
長2.49公尺、寬1.27公尺、高1.32公尺
通高143.5公分,重38.4公斤
通高24.3公分、口徑20.8公分
經11.8公分、高8公分、重1.25公斤
前一篇:世界遺產明顯陵(下)
后一篇:《歷史上的龍旗龍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