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Dyson丁丁
Dyson丁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012
  • 关注人气:1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地之中——登封觀星台

(2023-11-06 09:52:06)
标签:

世界遺產

周公測景台

有翘

天地之中

分类: 天文
“以土圭之法測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南則景短多暑,日北則景長多寒,日東則景夕多風,日西則景朝多陰。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謂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時之所交也,風雨之所會也,陰陽之所和也。然則百物阜安,乃建王國焉,制其畿,方千里而封樹之。”——《周禮·地官司徒》

天地之中——登封觀星台《周禮·地官司徒》

按《周禮》所載,世界中心當在陽城,周公據此建造了登封(陽城,現登封告成)觀星台,目前尚存唐開元十一年(723年)重建的周公測景台及明代周公廟。而周公廟背後的巨大觀星台則由元代著名天文學家、數學家、水利學家郭守敬(1231年—1316年)與數學家王恂(1235年—1291年)于1276年奉元世祖忽必烈(1215年9月23日—1294年2月18日)之旨建造,用於觀察日月星辰,記錄時間等。

天地之中——登封觀星台
中國天文博物院

天地之中——登封觀星台中國天文博物院俯瞰圖

天地之中——登封觀星台
天地之中——登封觀星台周公測景台

天地之中——登封觀星台周公測景台資料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觀星台為磚石建構,分成台身與圭兩部分。台身是座高9.46公尺的平台,上建有兩件小閣樓,分別放置漏壺與渾天儀。閣樓之間安裝了一根晷針,台身與閣樓合高12.62公尺。

天地之中——登封觀星台
天地之中——登封觀星台
天地之中——登封觀星台觀星台

圭又名量天尺,長31.19公尺,寬0.53公尺,由36塊方形青石製成,並建有兩條水道以校準水平。量天尺朝向正北,測量時晷針的投影落在量天尺上,使用安置在水道上移動的景符(既影符,郭守敬發明的一種針孔成像原理儀器。四吋長,兩吋寬的銅葉,中間開有針孔大小的小孔。)測量投影的位置,精度可達2毫米。

天地之中——登封觀星台
天地之中——登封觀星台
天地之中——登封觀星台
天地之中——登封觀星台
天地之中——登封觀星台
天地之中——登封觀星台觀星台資料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類似觀星台的觀測點,元朝從西伯利亞、鐵勒(今西伯利亞叶尼塞河流域)到海南島,一共建了27座。1279年,為編輯《授時曆》,郭守敬提議“四海檢測”。元世祖接受建議,派十四位天文學家分散到另外26處觀測點進行重要的天文觀測與記錄,其觀測結果為通行全國的曆法提供了科學依據。此次天文觀測活動規模之大,在世界天文史上亦是少見。

天地之中——登封觀星台元代27處觀測站名稱與位置

郭守敬負責觀測,王恂負責計算,與許衡(1209年5月8日—1281年3月23日)一道經兩年時間完成《授時曆》,確定一个月为29.530593日,一年为365.2425日(和地球公转时间差26秒),與現行的格裡曆數值相同。

《授時曆》從至元十八年(1281年)一直使用到南明,合計402年。

2010年,周公測景台與觀星台雙雙成為世界遺產“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組成部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