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中——修定寺塔

标签:
修定寺塔 |
分类: 中國 |
一面高九米,寬八米的墻壁,用接片的方式拍了三十張照片,拼出一張16億像素的照片,而且拍了四遍。究竟什麼墻壁值得如此大動干戈?這是因為眼前是有著中國第一華塔美譽的唐代修定寺塔!
話說在豫晉冀三省交界處,海拔609.6米的太行山餘脈清涼山麓上,聳立著一座華麗的唐代方塔——修定寺塔。
據史料記載,早在南北朝北齊時期,鄴都/相州(今安陽)已是佛教聖地,寺廟多達上千座。當時的修定寺已是著名寺院。
另有北魏殘碑記載,修定寺原名天城寺。因寺前及東側有山溪在此交融,北齊時寺廟改名合水寺。北周武帝滅佛運動中,寺廟被毀。隋朝起,寺廟已叫修定寺,唐太宗時期寺廟得以全面恢復。
至清末,寺廟尚有三進院落与四進殿宇。从前嚮後依次為天王殿,大佛殿,二佛殿及最高的鐵瓦殿。而修定寺塔就處於天王殿与大佛殿之間。从金人遊覽修定寺賦詩中得知,寺院原有三座唐代佛塔,另兩座毀於金代。
佛塔形制來自天竺,本名窣堵坡(梵语:),由僧人化緣所用的鉢与禪杖疊加而成,如筆者參觀過的印度桑奇大塔。而修定寺塔卻幾為正方形,為國內罕見,唯有建於隋大業七年(公元611年)的山東曆城神通寺四門塔與之相仿。
相比曆城神通寺的素面四門方塔,修定寺塔幾乎正方形的四個外立面佈滿了菱形的磚雕圖案,由人物、花卉組成。圖案多達72种,總數共計3775塊。
自筆者獲悉修定寺塔的存在後,震驚之餘決定去實地進行考察。
修定寺塔現位於一座高約兩三米的高臺之上,四周有圍牆保護。圍牆大門進去便是修定寺塔西牆,對面則是修定寺塔文管所。北牆外是一片玉米地,朝南的正門与東牆外均為懸崖。西北側高處另有殿堂,據說供奉著唐太宗李世民。上山瞄了一眼,看看香客不少便退了回來。
修定寺塔現位於一座高約兩三米的高臺之上,四周有圍牆保護。圍牆大門進去便是修定寺塔西牆,對面則是修定寺塔文管所。北牆外是一片玉米地,朝南的正門与東牆外均為懸崖。西北側高處另有殿堂,據說供奉著唐太宗李世民。上山瞄了一眼,看看香客不少便退了回來。
在兵荒馬亂的民國時期,修定寺塔遭到文物販子的瘋狂破壞,大批精美磚雕被盜運至國外。當地群眾為保護這一珍貴遺產,用白灰泥將修定寺塔磚雕全部覆蓋起來,直到1973年春才被中央美院王式廓教授在此工作時無意中發現。
當年及1978年冬,安陽文物部門在當地群眾的協助下,精心剔除白灰泥,并深入調查搞清楚了修定寺塔的本來面目,使得各種精美的磚雕重見天日。
雖然目前僅存一處佛塔,但依然有遊人莫名而來。在佛塔裡裡外外流連忘返兩小時,拍了海量照片后才依依不捨的離去。
至於與之對比的山東曆城神通寺四門塔,已列入未來參觀清單。
前一篇:《光明之城》——摩尼教
后一篇:天地之中——登封觀星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