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下一站,西雅圖》五,衝頂

(2023-09-01 09:53:06)
分类: 登山
近2330時出發衝頂。與白天相比,此刻屬於輕裝上陣,隨身攜帶了安全帶、冰爪、冰鎬、頭燈、手套、水和相機等;而羽絨服、抓絨衣、抓絨帽、衝鋒衣等已穿在身上;至於公用物質、睡袋、防潮墊則留在了帳篷內。

走到Camp Muri營地僅僅花了半小時。這座營地建在一處埡口,有幾間有些年頭的石屋供登山者休息或緊急避難所用。曹隊一聲令下,全隊在此穿戴冰雪裝備,之後翻過埡口進行結組。

白天數次偶遇的當地山友北極冰,此刻加入到我們的隊伍。由此上山時的八人,此刻成了九人。而他的隊員由於未安排衝頂,因此將在帳篷中睡到自然醒然後自行下山。

嚴嚮導所在的四人組與曹隊所在的五人組,在各自頭燈的照耀下分別前行,並漸漸拉開距離。離開埡口沒多久就進入碎石坡,曹隊表示這處碎石坡屬於開胃菜,稍後會有座一千英尺的碎石坡等著大家。由於塵土飛揚不便開口,因此聽聞“一千英尺碎石坡”並未發問,就在心裡琢磨:這座碎石坡長一千英尺?還是高一千英尺?如果長一千英尺還好,高一千英尺可就費勁了。

不知不覺又來到冰雪地帶,走起路來頓時舒服不少,此刻前隊已漸行漸遠。張望四周,越來越多的冰裂縫隨處可見,深邃的藍冰在燈光的照射下發出幽幽的藍光,令人膽寒。怪不得攀登雷尼爾山必須結組,哪怕是維護路線的當地向導也常常見到兩人結組,原因在此。

東方現出了魚肚白,此時已來到曹隊說的一千英尺碎石坡。這座碎石坡像一條巨大的史前鱷魚趴在雪坡上,無論是長度還是高度,差不多都是一千英尺。由於高山靴幫著冰爪,因此走在碎石坡上必須踩牢每一步,走起路來格外吃力。時不時遇到隊伍從山上下來,問了幾次之後感覺不太妙,這些隊伍都是放棄登頂下山的。碎石坡雖然難走,但不得不承認海拔提升倒很快。

《下一站,西雅圖》五,衝頂
日出,隨處可見支離破碎的雪坡

《下一站,西雅圖》五,衝頂
《下一站,西雅圖》五,衝頂
奮力攀登

日出後,隊伍總算離開碎石坡再次來到雪坡,此刻上山路線呈“之”字形,但平坦的山頂不指望能看到。正當大家滿懷希望向山頂前進時,前隊下來了!莫非他們登頂回來了?正在思索時,原來他們放棄登頂了!!!

嚴嚮導看大夥一臉的不理解,表示根據雷尼爾國家公園要求,九點前到不了山頂就建議下山。當前位置到山頂起碼需要三小時,按照大家上山的速度,他判斷無法按時抵達山頂,因此決定下撤。當前時間為0724時,高度3921米,而山頂海拔是4392米。從2330時走到現在已八小時,海拔提升近一千米,就這麼掉頭下山換誰都不會甘心。嚴嚮導同時無奈的表示,這條路線攀登人數雖然最多,但以往會安排三天時間。由於此次活動安排緊湊,因此僅給了兩天時間用來攀登,因此他表示很遺憾。嚴向導攀登雷尼爾山十次,其中九次登頂,因此大夥並不質疑他的權威。

曹隊和嚴嚮導商量了整整25分鐘,討論結果是曹隊帶隊伍中速度最快的三名山友:福州薛哥、當地山友李哥與北極冰結組去嘗試衝頂,其餘四名山友將由嚴嚮導帶下山!事已至此,大家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帶著一臉的不甘重新結組默默下山。

在太陽的照耀下,冰雪開始逐漸消融,這就是為何九點之前不能登頂就必須下山的主要原因,因為危險系數會直線上升。而且久聞在美國登山界嚮導往往說一不二,因此有山友攀登北美之巔沒登頂的原因,就是嚮導判斷你不具備登頂能力。

《下一站,西雅圖》五,衝頂
《下一站,西雅圖》五,衝頂
《下一站,西雅圖》五,衝頂
《下一站,西雅圖》五,衝頂
眼睛在天堂,身體在地獄

再次來到一千英尺碎石坡。嚴嚮導敬告大家,去年一位加拿大華人山友就在這裡滑墜遇難,因此務必安全第一。走著走著,個別山友間爆發了少許爭執,原因無非快一點慢一點,看來大家都是憋著一肚子火氣。造成眼下這個結果,客觀原因是三天的安排壓縮成兩天;主觀原因是國內流行的較輕裝喜馬拉雅登山方式,遇到了重裝的阿爾卑斯登山方式;加上又是結組,行進速度有快有慢,根據短板效應攀登速度肯定快不起來。

在烈日下,嚴嚮導帶領大家平安走出一千英尺碎石坡,稍後在Ingram Flats營地休息。這處營地位於一千英尺碎石坡與小碎石坡之間。假設安排三天來攀登雷尼爾山,第二晚就會在此扎營。一刻鐘後,大夥一口氣走到Camp Muir營地,從此無需結組。休息片刻後大夥三三兩兩分頭回營。

《下一站,西雅圖》五,衝頂
Ingram Flats營地

北京山友Wiwy買了明天凌晨的回國機票,她提議本著笨鳥先飛的原則,建議大夥收拾好留在帳篷裡的物品,盡快下山。嚴向導同意大夥一起下山,他一個人在營地等待結組衝頂的四人回營。

既然如此,大家抓緊時間收拾物品,同時拆除一頂帳篷分攤背下山。離開營地前夕,得知衝頂四人組已於九點三刻登頂,祝賀他們!Wiwy畢竟平時經常跑越野賽,和另一位北京山友轉眼就不見了人影。而我和另一位福州山友按正常節奏一邊找路,一邊下山。

按經驗,原以為下山會比上山快些,但實際上速度並無二致。由於十多個小時不吃不喝沒日沒夜的攀登,體力肯定消耗巨大。在一處下山必經之路聽到了流水潺潺之聲,決定在此淨化雪融水喝飽再說,或許會遇到衝頂回來的隊友。

果不如其然,剛離開水源不久就遠遠望見曹隊和嚴向導的身影在慢慢靠近,很快又成了四人小組一前一後下山。很快就日落了,憑著昨天上山的記憶在努力尋找下山路線。而曹隊和嚴向導走走停停,估計怕我們迷路。此刻才知道他們九點三刻登的是假頂。由於雷尼爾是座火山,因此山頂是個圓形火山口,真頂恰恰在路線最遠端。他們不得不又花時間穿過火山口去真頂拍照再折返下山,從下撤點上下衝頂花費的時間遠超六小時。至於尚未見到的福州山友薛哥和當地山友李哥現在營地休整,稍晚下山;而結組衝頂的當地山友北極冰回到自己營地不提。

日落後很快天黑了,在戴著墨鏡的情況下,幾乎抹黑回到了出發時的停車場,至此一共走了二十二小時。當摘下墨鏡,換上眼鏡的瞬間,驚訝的看到銀河拱橋就在頭頂上方。

大家一邊整理物品,一邊等待山友歸隊,一邊討論慶功宴去哪裡舉行,而北京山友Wiwy已提前趕往機場不提。待最後一名山友在深夜趕到時,慶功宴直接取消打道回府。

凌晨兩點抵達酒店,我和曹隊發覺不對勁,居然跑錯了酒店!趕緊將卸了一半的行李再裝車尋找正確的酒店。等安頓好房間簡單收拾一番再躺下時,天已蒙蒙亮。

欲知後事究竟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
附錄一:【衝頂時間線】
2324時,出發衝頂,海拔2940米。
2352時,抵Camp Muri營地,海拔3068米。
0131時,抵小碎石坡,海拔3204米。
0306時,黑夜終。
0441時,藍調時段。
0445時,抵一千英尺碎石坡,海拔3599米。
0533時,日出。
0724時,下撤,海拔3921米。(山頂4392米)
0949時,回一千英尺碎石坡,海拔3599米。
1143時,抵Ingram Flats營地,海拔3398米。
1249時,回小碎石坡,海拔3204米。
1346時,抵Camp Muri營地,海拔3068米。
1437時,回自己營地,海拔2940米。
2008時,黃金時段。
2052時,日落。
2114時,藍調時段。
2126時,回停車場,海拔1601米。

附錄二:攀登線路圖

《下一站,西雅圖》五,衝頂

《下一站,西雅圖》五,衝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