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寺的尼姑们

标签:
青城山普照寺果证尼姑古刹禅院 |
分类: 天府旅游 |
http://s6/middle/7395900dtc8ddb79daff5&690
http://s5/middle/7395900dhbdb211e4b104&690
严格说普照寺是一座尼姑庵。因为里面的出家人全是比丘。天天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却因信仰不同难以与她们沟通。也许她们也有规定不能与外界随意语言。即便是炎热的夏日,她们仍是一身灰色的长衫。所幸地处青山环抱之中,免去了酷暑煎熬。
http://s11/middle/7395900dtc8dd3d2747ea&690
寺院后山中的师傅们修禅打座的小木屋,初见时竟不知何用。在周围转悠了很久,才思索出结果。分布在图中左右前后,互相独立互不干扰,木屋二侧安有玻璃通光,还有不锈钢纱窗门,在这样空气清新宁静的山林里静坐不会念经也养身啊。
http://s13/middle/7395900dtc8dd5684e15c&690
接待重要人物的“客堂”,不是每个人都能随意进出的,这个想必你懂。
仔细观察和打探,才知道宽大的寺院中仅有十个尼姑,过去总以为除了念经拜佛,其余琐事也是由出家人亲历亲为。自己动手,在这里却发现每天都是由民工代搞诸如打扫卫生,维持秩序、法物流通(也就是出售香蜡)。
http://s5/middle/7395900dtc8dd32a9c754&690
宏伟气势的大雄宝殿,是普照寺的中心和灵魂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想近距离看看尼姑们早课情景。一夜雨滴涤尽了树叶尘埃,高耸入空的山林也变得更加翠绿葱茏,空气中飘散着城市难有的清新和通透。显得格外宁静和温馨。金色的阳光透过树林把一抹朝阳洒在金黄色硫璃建筑上,洒向寺院高大树冠,让古刹变得更加翠绿和明亮,仿佛步入超凡脱俗的奇妙境界之中,生活在佛的环抱里竟是这样难以言表和令人向往。
http://s4/middle/7395900dtc8dd2acc5d03&690
正在大雄宝殿工作的尼姑们
赶紧打开相机,似乎忘记初衷,镜头中美景让人感叹大自然的出神入化。在不知不觉把寺院转游一遍。直到途中偶遇一年轻尼姑才想起急忙来到大雄宝殿。此时大殿和整个寺院一样清静安宁,只有一女工在做清洁。心想她也是皈依“三宝”居士,在此做义工而已。
http://s6/middle/7395900dtc8dd5dbba825&690
铜塑金身观音像后面建筑便是尼姑们办公和休息的地方,我们叫做“寝室”。
经过交谈方知大错,她是寺院的专职杂工,是住在普照寺附近的农民。每天早出晚归来寺院上班,任务就是打扫卫生和寺院安排的工作;空闲时便坐在门口出售香蜡,每月拿千多元工资。此情此景不由得脱口而出说你们好安逸哦,在这样巴适舒服环境中工作,轻松还有报酬。真是让人有点羡慕。
http://s5/middle/7395900dtc8dd1fc62d24&690
严格的作息制度,也许你难以适应。
http://s7/middle/7395900dgc9300656f7c6&690
普照寺的比丘尼们大多年轻,并不如想象中刻板和年老,她们如同常人一样活泼开朗,而且有文化。能熟练使用现代技术。
http://s2/middle/7395900dgc930079bfd71&690
当阳光照满寺院时,游山拜佛的人们陆续上山了,平静的寺院开始喧闹起来。强烈的阳光照得燿眼,而墨绿色山林仍躺在幽静处,明暗反差太大了,已不适宜摄影了。便在一个山腰间平坦地找个茶铺饮茶。靠在竹制“马架子”上和当地农家老板聊天。老板娘年过六十却是红光满面白里透红,湿润空气即便不刻意保养也一点看不出实际年龄。她家女儿也在寺里打工,男人偶尔也在寺院做工。实行退耕还林后,他们失去了土地。不愿意离开几代人生活的宝地仍住在寺院附近(山下大观镇有专为山民修建房子)。成都的城乡一体化让他们二人都能按月领取近二千元养老金。旅游旺季便到这里摆摊卖茶。生活过得富贵安康。
http://s10/middle/7395900dtc8dd125b6a99&690
分工明确、等级森严,出家人也有岗位责任制,不会如同凡界一样如同形式吧。
本以为要不是意外变故和打击看破红尘,没人愿意轻言出家,在寺院里过清苦寂寞的日子,把自己青春献给无垠的森林和泥塑的菩萨。经过了解方知错了。现在的寺院已经职业化了。尼姑也是社会分工中出家修行专门工作。要不是有关系不是随便那个人就能容易穿上这灰色制服。
http://s3/middle/7395900dtc8dcaf347c42&690
羡慕这里环境和景色优美,沿袭过去观念很难理解现在寺院,这里尼姑不仅工作和生活在仙境里,而且有稳定的工资收入(她们也许不称这个,叫什么津贴之类),月薪在3000以上。按月由主持发红包一样分发到手。中间的差异是由每个人职务和寺龄不同而定。
http://s5/middle/7395900dtc8dcb4276c84&690
背靠山林面向古刹,环境优雅如同画境的“上客堂”
http://s6/middle/7395900dhbd9f88241585&690
上客堂内部一角
http://s13/middle/7395900dhbda06d71ca4c&690
上客堂前的美景让人难忘
http://s11/middle/7395900dtc8dcb9d5bfea&690
这里是我们称之为“厨房”的“五观堂”
http://s16/middle/7395900dhbd9fb16ab69f&690
在五观堂吃斋饭是件享受的事情
http://s1/middle/7395900dtc8dcc44f5e40&690
在强烈阳光下所拍摄的全景
寺院的富裕是你难以想象的,从每天接踵而来的朝拜和香火旺盛不难发现。从进山门便有醒目告示:入院不得自带香蜡,门口有男保安和随处可见摄像头监控。而寺里香蜡价格之高也是超乎你想像的。(罪过、罪过是敬香拜菩萨不是我们俗人的交易和买卖)就拿一只红蜡来说,从300多元到上万元,也不是普通民众能够供奉得起。所说全凭诚意,心诚则灵。这还不算在“功德箱”中的现钞。更为庞大金额则来自于一些名星和成功的企业家们。他们更是出手阔绰一掷千金。
http://s5/middle/7395900dtc8dca5f86604&690
还有一些神秘捐赠中出自无处不在贪官们,他们满世界不择手段捞钱,搜刮财富。搞得精神空虚,在从上而下的严打和咒骂声中惶恐度日,为了解脱信奉了传说中菩萨,企图把权钱交易得来巨额钞票撒向空灵世界以求宽恕和保佑。让他们过上平安富贵而无忧无虑的大富豪日子。幸亏菩萨们不学政治。不懂不为过,何况菩萨们也期待自己黄金加身顾不得过问钱财来路。
http://s11/middle/7395900dh795cad3c9ffa&690
香港艺人吕良伟经陈伯介绍来普照寺敬佛
http://s8/middle/7395900dhbda0a7aa66d7&690
2003年3月吕良伟捐资建造铜塑金身观音像
普照寺很会经营,老板娘...哦,不对,应称主持是个精明并极赋有事业心的人。在释果证任职期间,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把一个破旧不堪寺院建设得如今蒸蒸日上有声有色,繁荣昌盛的旅游胜地功不可没。神仙都知道这里是避暑天堂,可也你得有丰厚收入才在这里住得起。
http://s1/middle/7395900dtc8dd195d9370&690
2000年10月北京、香港护法居士捐资筹建燃灯佛殿
坐落在内大树环抱,秀丽美景黄墙红瓦的“上客堂”让人无人动心下榻修禅养身的好地方,可挂牌价堪比都市中四五星级宾馆,普通标间从380元起,至总统套间几千元不等。让众多人望而却步。红尘之中也分等级,相临坡下“云水堂”到是平易近人,五十元一天的大通铺,几十人杂居一室,又让现代人难以接受。邻近便是“五观堂”,那里饭菜早已脱离人们印记中清苦和乏味,花样繁多工艺精湛但点菜之前你得先拈量一下口袋中银子。http://s14/middle/7395900dtc8dc96213f4d&690
大众招待所“云水堂”
用我们凡界的话来说,这里是独家经营。和村民闲聊时听道:寺院在山下开办有香蜡厂,专供普照寺独家使用。独特的资源没有了竞争,垄断所产生的暴利让普照寺财源滚滚。
2011年,有人报料“普照寺尼姑买600万元的豪宅”,开始人们难以想象,后经记者调查确有其事。并且将商品买卖合同一并曝光。引起社会轰动。后经成都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新闻发言人回应证实:该房属寺院所有,只是为了上户方便用了个人名字了。寡家以为:尼姑也是中国公民,人家是合法收入,既不贪也不抢,在通货膨胀的今天,与其守着天天贬值的数字,换成保值增值的地产确为明智之举。由此可见主持果证见识和头脑胜过生活在红尘中的大多数百姓。寺院富裕远也不是人们印象中清贫。
阿弥陀佛,用俗人之心说了这么多佛门之事,俺有点内疚和忐忑不安。大慈大悲的佛祖原谅,没有坏意,只是想把普照寺真实全面推介给社会,让大家了解处在变革中的佛门点滴。
http://s12/middle/7395900dhbda01153553b&690
《题破山寺后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