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篆刻刀法之冲刀与切刀简谈

(2017-02-04 13:08:23)
标签:

杂谈

篆刻刀法,在不同的篆刻家手中有着不同的发挥,每个人刀法又不尽相同,但在执刀上,基本可以分为两种执刀的姿势:一是执毛笔式,二是握拳式。不管是执毛笔式还是握拳式,两者都有着优缺点。

执毛笔式的刀法因类似于平时的学习写字,刻起来较为灵便,所以适宜篆刻小中印及工细风格的印;而握拳式执刀法由于整把刀都在手掌之内,运刀的力量更强,虽没有执毛笔式刀法那么灵便,但此种执刀法更适宜篆刻大印及粗矿风格的印。

当然,对于篆刻刀法,从古至今就有很多种方式,例如:复刀、补刀、埋刀、舞刀、涩刀、留刀等等,但概括来说,篆刻刀法主要还是分为冲刀与切刀两大类。

http://www.godseal.com/d/file/zkzs/2015-04-17/78e1cee67814587442823161c624ca58.jpg

1、冲刀

冲刀的运刀则是由右向左、由外向内,或者向身体反方向冲去。刀锋入石后,掌握一定的深浅度,力量要匀,运刀速度略快而又能把握住,即虽然是一刀顺势冲去,但到该停处就停住,不会冲出刀外而划破手指。这是个基本功,就如驱使马奔跑,然到悬崖处,缰绳一勒就能兀然而止。典型的例子要算齐白石的“中国长沙湘潭人也”的白文印,内含一股冲劲。

2、切刀

切刀的运刀是由右向左、由外向内,先将刀锋切入石内,使刀杆顺笔画方向摆动,一起一伏地切刻前进,如人在沼泽地行走,一步步拔腿向前搬动。这样切刻出来的线条留有逐步移动的刀的痕迹,显得沉稳泼辣。典型的例子就是丁敬等人的朱文印。

http://www.godseal.com/d/file/zkzs/2015-04-17/e9d76e6946a81011c0299ef35d2e0b25.jpg

切刀与冲刀有时也可结合运用,即冲中有切,切中有冲,如赵之谦的“二金蝶堂”白文印、吴昌硕“缶庐”朱文印。篆刻笔画一般总是用两刀完成,朱文自不必说,白文也是如此,只有齐白石白文单刀直入,笔画一次完成,开创一派了。

只有真正掌握了篆刻刀法,对于篆刻才能做到得心应手,从何处开始,该在何处停止,做到胸有成竹后,篆刻就真正成为了你手上的“玩物”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