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极罕《宝泉局咸丰重宝当十戴书版·铅锡样钱》暨鉴赏

标签:
清代首发极罕宝泉局咸丰重宝当十戴书版铅锡样钱收藏 |
分类: 明清 |

宝泉局,清代设于户部的中央第一铸钱局。其铸钱量大,流用覆盖地域广,存世较丰。就咸丰年间来说,宝泉局是通宝、重宝、元宝三宝文皆铸,面值小平、当五、当十、当五十、当百、当五百、当千,七等值齐备,主铸材质铜亦有铁。因此,除少数品种如大钱或镇库大钱等珍稀以外,多数品类皆不罕见。
根据存世实物来看,在咸丰年间各局铸钱,往往在正式开铸之前(包括铜钱和铁钱),采用铸制成本更低的铅锡材质来试铸样钱,一则为检验砂模质量,二则观察铸品出炉后的品相。由于这种铅锡样钱为试铸非行用钱,故而铸量小,遗存下来的更少,很多局的铅锡样钱长期不为谱录,使其成为稀罕貌美的珍品,收藏价值大大超过其铜质行用钱。

阅谱和收藏实践可知,宝泉局铸咸丰重宝当十钱中,有一式铁钱较为独特,其铁母收藏价值较高,那即是咸丰重宝宝泉当十戴书版,该钱因其是清末著名书画家、收藏家、礼部兵部侍郎戴熙所书。其书法风格以楷书见长,笔触清俊飘逸,故被用于宝泉局咸丰铁钱的钱文书写。其文字脱俗端美,与泉局其它钱币的书写风格有明显差异。例如“咸”字厂字一撇倾斜度较直较大,“重”字第一笔撇较短且略带上勾,豊字有所倾斜等。
由于咸丰铅锡样钱试铸量极少,基于各种原因而有极少数幸存下来,后世又为极少数泉家所获,并得以妥善保存者,但鲜有公开披露者。正是如此,愚在经年的猎泉过程中,也曾十分有幸的猎获到咸丰年不少局铸的铅锡样钱,包括宝泉局这枚仅见的戴书咸丰当十铅锡样钱。是故,今日赏泉,特将帐中所藏这品难得一见的戴书铅锡样钱,点选出列,拍照亮相,首发公展鉴赏于此,以飨泉好矣。

首识书相。清晰可识,本品面文“咸丰重宝”四字直读,背满文“宝泉”,穿上下“当十”二字。可识其汉文皆楷书书体,书法功力十足,笔划横直竖立,起笔收顿撇捺皆为有力,彰显遒劲。字形大小亦是适中,布局协调。是故,品文识书,一言以蔽之,此等端美书相,着实入目,盎然神韵,泉局官炉所铸之戴书版书相,其门得开,没有二话。
次观铸相。辗转本品,可见其铸制精整有加,直径约为39.71毫米,重量28.09克,厚薄适中,形制标准。中宽缘窄穿廓制式。其铸体显示,方圆廓正,坦平地章,穿轮皆为干净(穿内未精修,保持出炉状态)。续观其字廓,轮廓分明,深竣挺拔,鼓凸自然有度,恰到好处,整体铸相彰显样钱之范儿。如此,无需细表,观铸识体,此等精整铸相,非其时官炉出品莫属,其门再开,无话可说。

再察锈相。展目本品,可见其浑身呈鲜明之灰色,结合其径重比,乃一眼可识其为铅锡材质无疑。其质色可见经长期自然氧化后的传世品特征,亦见皮壳形成,深浅相间,间有瘢痂土垢或色垢颗粒(未入坑藏,然置于相对密封环境中保存,故未出现在潮湿环境中长期裸露的那种高度氧化形成的黑色)。如此,一言以蔽之,其“锈”相,凸显老气横秋之貌相,可谓一派自然天成昭然,一百五十多年来,实非一日之寒而能至此,更非现当代新伪作可得如此之耄耋之相。是故,辩锈识浆,无需多言,本品锈相实乃大门洞开,自是不在话下矣。

如是,一番鉴赏审视,此枚“宝泉局咸丰重宝当十戴书铅锡样钱”,三相一材,纯真无邪,正是开门见山而毋容置疑之品。迄今为止,仅以愚之眼界耳域所及,广为检索,无论新老,均未见有此品铅锡样钱公展于世或被提及,故而本品似为仅见。因此,其尽管为铅锡材质,然而仍可谓存世仅以枚计的珍罕之品。它的存世以及具有如此“精美无比”的完美品相,堪称十分难能可贵,其不仅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其收藏价值可以说不输铁母,十分值得我们珍惜善藏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