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罕见的北宋《定窑黄釉刻花花口瓶》鉴赏

标签:
杂谈 |

定窑,乃宋代六大窑系之一,因窑址在宋代属定州辖区,故得其名。其创烧于唐,极盛于北宋及金,终于元,以烧制白瓷而著称,同时也兼烧黄釉、黑釉、酱釉、绿釉和紫釉等,可谓色系丰富多彩。
而在唐代,定窑已经是北方有名的窑口,期间以烧白瓷和黄釉瓷为主,至宋代发达兴盛,釉色增多,器形亦更加丰富。因此,黄釉算是与白釉一样,为定窑最早亦是传统的两种典型釉色。

而除釉色之外,定窑瓷器的装饰,主要以阴刻线条之花卉枝叶为纹饰,辅之以其它人物动物纹。其中,定窑器上的花卉纹线条流畅,游龙戏凤,大开大合,相当的舒展大方,此乃其另一典型特征。
有关定窑的介绍和相关知识,不难检索,此不过多赘述。愚自媒体十多年来,已经展赏过若干件各色各形之定窑瓷器。是故,今日赏瓷,特再将另一件精美而少见的北宋黄釉花卉纹瓶帐中点选出列,拍照亮相,遣之于此公展鉴赏,以飨瓷好,再次领略宋定黄釉 之风采。

鉴赏此器。可见其器形乃为瓶,花口粗颈,鼓腹圈足,腰部浑圆饱满,制胎精整协调,施釉匀称,整体器形彰显富态。续观其纹,其颈部有隐旋纹,腹部则以阴刻剔花手法,刻花卉枝叶纹,可感其线条流畅绵延,十分的舒展,彰显定窑剔花阴刻之典型手法和风格特征。



续观其釉,可见表明有自然开片纹,釉色亚光,有老瘢而又凸显润泽,足部可见白胎,胎体较薄,瘢痂明显,底相与胎质皆具定窑典型特征,真实可靠。至此,一言以蔽之,此等釉相,实乃一派自然天成之相,耄耋实龄。根据其纹饰及其手法与釉相等特征断代,其当为北宋中晚期左右之制器矣。




如是,一番鉴赏审视,余不多言。此件“定窑黄釉刻花花口瓶”,诸般貌相,风格特征鲜明,是为北宋黄定,开门见山,毋容置疑之品矣。就釉色而言,宋代黄定遗存有器,虽然并不十分鲜见,然而,其作为当时之名窑制器,能完好遗存至今,亦属难能可贵,收藏价值较高,是一件十分值得善藏珍惜的宋定美瓷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