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极罕五代十国《天策府宝背巨星》暨鉴赏

标签:
五代十国首发极罕天策府宝背巨星收藏杂谈 |
分类: 先秦五代十国 |

天策府宝,乃五代十国时期楚王马殷乾化元年(公元911年)所铸之币。该钱主铸材质青铜,窄缘,光背,铸体厚实,类折十形制大小,至今已见有银、铜、铁、铅四种材质铸品面世。其版式约有三四种,然钱文风格基本一致,仅大小、钱文某些笔划书写略见差异。
早前因该钱十分罕见,故而曾得授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爵位,乃五代十国时期颇为知名的珍泉之一。而随着历史旋进,资讯发达,此泉逐渐被发现或者由民间收藏者所展示出来,虽然其仍为难得,收藏价值仍高,然遗存量早非昔日可比。
迄今为止,录入泉谱或者民间收藏展示的天策府宝钱,均为光背制式,未见背纹或文字者。然而,古泉的发现从来都是一个较长期的渐次过程,之前未见,不意味着其就没有。就愚所藏来看,天策府宝钱不仅有背纹,也还有文字者。只是遗存太过罕少,上世纪出坑以后,未能披露而已。

我们知道,自唐开创在方孔钱背铸日月星云纹以来,该习便传承下来直至方孔钱寿终正寝。而在唐代之后的五代十国时期,不少钱币沿袭唐钱做法,也于钱背铸日月星云纹,其中楚马殷所铸之钱也不例外,本人已经公开展示过大开门的乾元重宝当十型背纹饰者。
而同为楚马殷所铸的天策府宝钱也有背纹者,无非之前秘藏而未披露。是故,今日赏泉,特将这品极罕见的“天策府宝背巨星”铜钱帐中点选出列,拍照亮相,首发公展于此,实物实证,毫不虚妄,以飨泉界泉好矣。

首识书相。清晰可识,本品面文“天策府宝”四字,隶书书体亦见楷意(五代十国时期钱币的一种典型书相风格),旋读,背穿上一颗醒目巨星纹。首先可见其字笔划较为粗酋,书写几分率意却又彰显自然,整体书相自然莽壮,可谓豪放不羁,具天策神韵,古朴爽真之感直入眼底,乃是天策府宝钱其中的笔划略粗版式书相之一。至此,品文识书,无需多言,本品书相可谓正点,正是那马殷官炉出品无疑,其门得开,无有二话。
次观铸相。辗转本品,可见其铸制规整有加,直径约为40.53毫米,重量34.54克,铸体料足而凸显厚实(五代十国铸币的普遍性特征,伪仿品皆不及),形制大小如折十,是为该钱之标制无疑。其制式为窄缘,穿廓宽窄适中。续观其铸体,方正圆矩,平整地章,穿轮亦是干干净净(其中穿口略有些许流铜)。再可见其字廓纹饰皆深竣挺拔,轮廓分明,鼓凸自然有度,恰到好处。藉此,观铸识体,毫无疑问,本品铸相规整自然,当为楚马殷官炉出品无疑,其门再开,无话可说。

再察锈相。展目本品,可见其浑身锈痂裹缚,老生坑锈相(南坑),上世纪末出坑,已有二十余年,其绿锈红斑,皮壳叠嶂,层层覆盖,锈色纯真,分布深浅相间,十分的自然,锈质也是坚硬而不糟,可抗刃击。再察材质,青铜质地无疑,铜色亦是凸显老旧。故而辩锈识浆,显而易见,如此的锈相,实乃一眼耄耋,老气横秋彰显,可谓昭然一派自然天成之相,伪不可及,其大门洞开,显然不在话下矣。

如是,一番鉴赏审视,此枚“天策府宝背巨星”铜钱,三相一材,无异无邪,可谓开门见山,门门过关,无可置疑之品。如前所述,迄今为止,此背巨星式,不仅脱谱,而且公展不见,愚在这里也是首发,可见其极为罕见,具有更高是收藏价值,值得倍加珍惜。目前,虽不敢轻言孤品,然暂可称其为仅见。而其背文字者,待以后再行公展鉴赏。
总之一句话,古代铸币及其版式的发现,是一个长期的渐次过程,无论前人今人,均不可能在某个时间段尽知通晓。当然,如今有制假者臆造,然,那些臆造品,三相一材,都要过关的难上加难,完全做不到,所以,对有真泉识,并且秉承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者,方不难去伪存真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