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宋珍瓷《官窑灰白琮式瓶》鉴赏

(2023-10-15 07:26:18)
标签:

北宋

珍瓷

官窑灰白

琮式瓶

收藏

分类: 瓷器
挺拔兀立琮式瓶  北宋官窑美佳品
北宋珍瓷《官窑灰白琮式瓶》鉴赏
北宋珍瓷《官窑灰白琮式瓶》鉴赏

官窑(南北宋),乃宋代名窑之一。其烧制的瓷器釉面如玉质般,质色器形庄重典雅,并以其神秘的开片纹所展示的自然美而闻名于世,名气历久不衰。概括地说,宋官窑在艺术风格上乃是以釉色取胜,以造型见长,以纹片著称,具有古雅崇高的独特艺术价值。

宋官窑所烧之瓷,皆宫廷或王公贵族使用之器皿。因此,要求制作完美。其中最大的特征是其釉水较为肥厚,特别是釉如玉质,更是凸显特色和珍贵。在釉色上,北宋官窑以灰青、淡青色为多,亦有灰白、米黄,甚至宝石蓝等釉色。南宋官窑则釉色更为丰富一些,此不详述。

北宋珍瓷《官窑灰白琮式瓶》鉴赏

我们知道,宋官窑瓷器,在一直以来有“紫口铁足”之说,即指口沿处釉层较薄,泛出比稍浅的紫色,而底足无釉处则呈现如铁一般的胎色。故,这一特征成为鉴别宋官窑的典型标准。然而,这一特征并非绝对,事实上不少到代宋官窑器,其口沿因施釉较厚且匀称无流淌,故其口亦未见“紫口”。因此,严格说来,“紫口”虽可不见,然铁足是一定要见的,当然,有紫口则相对更容易识别,仅此而已。

在经年的猎藏过程中,愚亦有幸猎获多件两宋官窑瓷器,并先后展赏过数件。是故,今日再赏瓷藏,余不多言,特将与帐中这件相对罕见的北宋官窑灰白琮式瓶帐中点选出列,拍照亮相,公展鉴赏于此,实物实证不虚妄,与诸藏好共鉴之。

北宋珍瓷《官窑灰白琮式瓶》鉴赏

北宋珍瓷《官窑灰白琮式瓶》鉴赏

鉴赏本品。首先可见,其器形乃为鲜明的琮式瓶造型,通高约为21.2厘米,器形规矩而标准,更是彰显挺拔稳重。续观其釉面,可见釉水肥厚,其乃灰白釉色,釉面呈现极为鲜明的玉质质感,玛瑙入釉,釉光温润,亮而不贼。再观其面,自然开片纹,纹线较密,釉面有呈块状现象,似冰裂纹又有不似,似百圾碎也不似,然,开片以及纹线则又凸显了北宋官窑之釉面特质。因此,结合釉色,可断其为北宋官窑无疑。

北宋珍瓷《官窑灰白琮式瓶》鉴赏

北宋珍瓷《官窑灰白琮式瓶》鉴赏

再察其底,可见其圈足为垫烧,一眼可识乃典型的“铁足”,如铁锈般的底胎色,胎质十分坚硬,色泽彰显自然,正是到代鲜明特征无话可说。镜下察之,可见其气泡大小不一,呈聚沫攒珠之形态,再次凸显北宋官窑之应有特征,毫无疑问,整体来看,自然老气,特征鲜明,非现代仿品所能得之,开门到代而不在话下矣。

北宋珍瓷《官窑灰白琮式瓶》鉴赏

北宋珍瓷《官窑灰白琮式瓶》鉴赏

北宋珍瓷《官窑灰白琮式瓶》鉴赏

如是,一番鉴赏审视,此件“官窑灰白琮式瓶”,北宋制器,开门见山,难以置疑,乃为十分难得之佳品,极具收藏价值,值得倍加珍惜。

长期以来,在北宋官窑的存世量上,臆估甚至狭隘武断只有什么几件之说,误导人们的认识,可谓影响颇深。而事实上,古代制器的存世量,是跟随发现而不断更新的渐次过程,尤其是某些人只看宫馆洋博之藏,而忽视乃至打压偌大中国之民间所藏,认识偏薄,统计失智,唯心主义盛行,其结论必然是经不起拷问矣。

北宋珍瓷《官窑灰白琮式瓶》鉴赏

原创图文,抄袭必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