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罕见的《北宋官窑青釉冰裂纹三羊尊》鉴赏

标签:
北宋极罕官窑青釉冰裂纹三羊尊收藏 |
分类: 瓷器 |

冰裂纹,是两宋官窑其中一种典型而唯美的开片纹形态,因釉面似冰开裂状而得名。其本身如玉质般的、庄重而典雅以及神秘的自然开片美,具有古雅崇高的独特艺术价值。也得到后世历久不衰的赞美,成为高古瓷中的极品之一,具有很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
两宋官窑瓷器,在烧造上,北宋及至南宋早期,有支烧或者支烧垫烧兼备者,至南宋中晚期逐步为垫烧所完全取代。而在器形上,北宋官窑(汴京官窑)多以仿商周青铜器器形为主,主要用于祭祀,此乃宋徽宗的喜好,其它文房或生活用具器皿为辅;而南宋官窑则器形更加多样化,这是两个时期官窑器形的区别之一。

而我们知道,在商周青铜器器形中,比较典型和著名的有羊尊,即尊型上有三只羊或四只羊(羊头与腿足)。因此,在北宋官窑烧造的器形中,出现三羊或四羊尊器形则是不难理解的。基于此,愚在经年的猎藏过程中,也有幸获得一件极罕见的北宋官窑冰裂纹三羊尊。是故,今日赏瓷。特将其帐中点选出列,拍照亮相,公展鉴赏于此,赏美瓷飨瓷好矣。


鉴赏此尊。首先可见其器形特征,乃为商周青铜器羊尊之造型,其敞口与 底座之间,有三只羊,羊头与羊腿足可辨,是为仿古青铜器之三羊尊器形无疑。
其中,值得特别提出的是,从羊头的形态看,制胎并不像青铜器羊尊那样完全突出羊头,而是在胎体上如堆塑般稍微凸起,加之肥厚釉水的缘故,导致羊头并不十分明显,呈隐现状态。而这种现象,正是北宋官窑或者汝窑瓷器中的一种典型特征,即动物或者人物的面部特征施釉后较为模糊,而这一点恰恰是现代仿制品都无法仿制的,现代无论官窑还是汝窑仿制品,无一不是将面部和衣褶等做得很细致很清晰,仅此一点,无论现代仿品怎样去做旧,真假李逵皆可一眼加以辨识矣。


续观此尊,其通高约17.2厘米,器形中等大小。整体制作规矩而稳重,底座五边形,线条自然流畅,其乃青釉之色,釉水肥厚,紫口特征鲜明。然其足底施满釉而不见露胎之铁足,甚为罕见。其采用支烧,可见其底有四粒圆形支钉痕,支钉较之汝窑更粗大,乃因为胎体更重完全支烧之故。而镜下观察,气泡呈聚沫攒珠之状。而其冰裂纹十分地道,且有鲜明的层次质感,犹如堆砌之片,冰花之貌,可谓更加独特,仿不可得。再察釉色,几近亚光,釉光温润,釉质如玉,皆鲜明可鉴。藉此,无需再表,毫无疑问,本冰裂纹三羊尊无论器形还是质地特征皆具备较为鲜明的北宋官窑风格特征矣。



如是,一番鉴赏,几度审视,此件“北宋官窑青釉冰裂纹三羊尊”,诸般特征,乃为开门见山的北宋官窑所烧之瓷,伪仿盖不可得,是为无可置疑之品。根据此器形以及更为独特的冰裂纹现象来看,广为检索,可谓极其罕见,正是一件十分难得的北宋官窑珍品,极具收藏价值。而其至今方得亮相,不讲故事,古来器物,发现与亮相乃为漫长的渐次过程,难有确定之时间,我们只有唯物辩证,凭良心和学识实事求是鉴赏之,难以置疑,则其真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