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罕见的唐代《瑞兽十二生肖纹狮钮银背铜镜》鉴赏

(2023-03-26 07:22:10)
标签:

汉代

罕见

瑞兽十二生肖纹

狮钮银背铜镜

收藏

分类: 铜器、玉器、杂项等
瑞兽十二生肖纹  盛唐美制银背镜
罕见唐代《瑞兽十二生肖纹狮钮银背铜镜》鉴赏
罕见的唐代《瑞兽十二生肖纹狮钮银背铜镜》鉴赏

代是中国铜镜制作水平的巅峰时期。其突出的是唐代的制镜工艺,上承战汉下绝后世,达到了中国青铜制镜顶峰后,铜镜的艺术品属性和精美铸造工艺便逐渐衰落,自宋代及其以后铜镜作为艺术品的属性便逐渐减弱,大多成为一种装饰性不足的纯生活实用器。

唐代青铜镜,制作工艺高超,镜体尺寸大,料足厚重,镜相(指镜背纹饰)更加精美,纹饰题材较之战汉时期更为丰富,且生活气息更加浓厚,其纹饰内容涉及自然、社会、民俗、宗教等方方面面,而镜形亦是圆、方、多角、花边等多种多样,令人叹为观止。

十二生肖起源于先秦或更早时期,而最早完整记录十二生肖且与今相同的是东汉王充的《论衡》。可以说,十二生肖是中国民俗文化最为典型且传承极其悠久的符号,二三千年来历久不衰直至今天。十二生肖作为纹饰题材,自汉代以来便广泛应用在铜器、玉器和其它材质的制器中。在铜镜中亦是如此,其中在唐代铜镜上采用十二生肖纹题材亦是必然。

罕见的唐代《瑞兽十二生肖纹狮钮银背铜镜》鉴赏

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的铜镜中,以战国、汉、唐时的铜镜最为精致。其中有些铜镜精品,表面呈装饰性和反光强的白亮状态,耐腐蚀性 很强,经历了几千年岁月的磨蚀,仍然不会生锈,光可照人,鉴 人毫发。过去的古董商人称这类铜镜为水银沁水银青 等,俗称“银背”。

水银沁镜体为铜锡铅的三元合金,其成分和一般铜镜相同。铜镜镜面和镜体的 化学成分不同,镜面上有一层富锡层,含锡量达353左右,高出镜体1倍多。镜面除富锡外,还有一些含量高于镜体或镜体没有的某些金属元素。镜面的富锡层极薄,富锡层上还有一层锡的氧化物透明薄膜,这导致了镜面背的耐腐蚀性明显大于镜体。水银沁——银背铜镜表面白亮,千古不锈的原因。

之前愚曾经展赏过自藏的汉唐十二生肖纹铜镜,其制作皆精美无比,镜相俱佳,有的甚至鎏金并有透光。是故,今日再将帐中所藏这面罕见的唐代五瑞兽狮钮十二生肖纹银币铜镜帐中择出,拍照亮相,遣之于此公展鉴赏,以飨藏好。

罕见的唐代《瑞兽十二生肖纹狮钮银背铜镜》鉴赏

罕见的唐代《瑞兽十二生肖纹狮钮银背铜镜》鉴赏

首识纹相。展目本品,可见镜背一幅精美的画面直扑眼底而来。镜背纹饰为中心独特的狮形钮,钮座外一圈第一层五只瑞兽(或为狮虎);第二层凸起一圈有锯齿纹;第三层为十二生肖纹,第四、五、六层为为波纹回纹等。整个镜背满工纹饰,十分的丰富,各兽纹线条流畅,神态各异,姿势有别,活灵活现,十分的生动逼真,汉唐装饰风格鲜明。

续察其铸相。辗转本品,其为圆形镜,直径约为16.8厘米,重约792克,尺寸中等大小,镜体厚实颇具重量感,具唐镜之典型特征。续可见其铸制的纹饰线条清晰有加,兽纹细节与几何纹线条等皆为清晰有加,干净利落,各纹饰亦呈深竣挺拔之状,鼓凸自然有度,恰到好处,堪称头版镜精铸之品,毫无疑问。复观镜面,局部仍呈光滑铮亮之状,仍可清晰照影,可见其磨镜精细,玻璃廓镜面其工尤佳矣。

罕见的唐代《瑞兽十二生肖纹狮钮银背铜镜》鉴赏

罕见的唐代《瑞兽十二生肖纹狮钮银背铜镜》鉴赏

罕见的唐代《瑞兽十二生肖纹狮钮银背铜镜》鉴赏

再察其锈相。不难看出,本品镜背大部区域银光崭露,仅局部少量绿锈点染,是为鲜明而典型的银背(水银沁),其背银光亮而似新,然光泽温润有加,毫不刺眼。复观其面,可见局部磨镜后的平滑光亮镜面,局部已有锈痂覆盖,其锈痂皮壳紧实生硬,老而弥坚,可抗刃击,新伪盖不可得。无需细表,辩锈识浆,本品沁相锈相,一派自然天成昭然,悠远年代可识可鉴,其门大开,正是不在话下矣。

罕见的唐代《瑞兽十二生肖纹狮钮银背铜镜》鉴赏

罕见的唐代《瑞兽十二生肖纹狮钮银背铜镜》鉴赏

如是,一番鉴赏,几度审视,此面“五瑞兽十二生肖纹狮钮银背铜镜”,诸般特征,无异无邪,可谓开门见山之品,难以置疑。此镜,纹相铸相精美,银背更添精彩之美,收藏实践中,较难得见,其不仅具有较高艺术欣赏价值,其收藏价值亦是不低矣。

罕见的唐代《瑞兽十二生肖纹狮钮银背铜镜》鉴赏

原创图文,抄袭必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