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极罕见的南宋《兴赵重宝背当三宽缘大型》铜钱鉴赏

标签:
南宋极罕兴赵重宝背当三收藏杂谈 |
分类: 两宋 |

兴赵重宝背当三,据传为南宋末年抗元将领所铸之钱(参见公元2004年出版之华光普编著《中国古钱大集》)。从谱载拓图看,该钱乃青铜质地,面背皆细缘,楷书书体,直径约在33毫米左右,其读序为穿左开始顺时针方向读(升读),也有读赵宝重兴者,实则牵强不通,此不详述。此外,在华光普的泉谱上备注曰该钱为“沈子槎旧藏,仅见,奇品,无定价”。
显然,从收藏实践来看,兴赵重宝钱,并非所谓仅见。随着本世纪资讯发达,互联网兴起,我们已经可见多品兴赵重宝钱公展。尽管这其中也有存疑品,乃至伪品出现流市,然,其绝非仅见或者几枚见早已是不争之事实。

如前所述,之前我们所见之兴赵重宝钱皆为细缘,径33毫米左右。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泉有不知种类,正如史上不少同文泉品有大、中、小型或不同制式一样,在愚帐中所藏品中,却有一品“宽缘特大型兴赵重宝背当三”钱,长期以来未见任何公展亮相和泉家提及,可谓极罕见之品。是故,时至今日,不再秘藏,特将其帐中点选出列,拍照亮相,首发于此公展鉴赏,实物实证,以飨泉界泉好。

首识书相。清晰可识,本品面文“兴赵重宝”四字,升读,楷书书体,背穿上下“当三”两字。可见其字书写较为规矩,笔划清晰,用笔自然毫不做作,几分率真之意中颇具力道,字形大小适中,布局亦是协调。 无需赘述,品文识书,本品书相符合该钱非朝廷官炉正出之风格特征,然亦非民间私铸(径重可证),是故,其书相可谓开门,已然不疑矣。
次观铸相。辗转本品,可见其铸制规整,直径约为38.88毫米,重约16.01克,铸体厚薄适中,与当五型直径相当,可谓大型形制。续可见,其制式为宽缘,狭穿,与谱载和公见的细缘、33毫米径之品具有明显的不同。其铸体方正圆矩,地章平整,穿轮亦是干干净净。再观铸相,轮廓分明,字口清晰,然笔划亦有粘连,鼓凸自然有度,恰到好处。至此,无需再表,观铸识体,本品铸相干净规整,制式特征鲜明,非民间私铸可以确定,其门再开,无有二话。

再察锈相。展目本品,可见其重锈裹身,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南坑出土。可见其重锈,然锈质已然趋熟,典型而鲜明的红斑绿锈,锈色绿蓝相间,色系丰富,面背有别,且见水银之沁。续可见其皮壳层层叠嶂,分布极为自然,锈痂皮壳老而弥坚,坚硬不糟而可抗刃击,如此老锈之相,盖天下新伪绝不可得。又察其材质,青铜质地,铜色凸显陈旧。如此这般,辩锈识浆,本品之锈相,昭然一派自然天成之相,横秋老气,其门洞开,无话可说矣。

如是,一番鉴赏,几度审视,此枚“兴赵重宝背当三宽缘狭穿大型”铜钱,三相一材,无异无邪,开门见山,过关斩将,到代之品而毋容置疑,且因极罕见而极具收藏价值。
如前所述,兴赵重宝背当三钱,过去所见皆细缘,折三形制略偏大,未见如此宽缘大型者,而通过上面的鉴赏描述,实物实证,我们很难对之做出否定之举,这便有力地说明,该钱铸制时,与不少泉品一样,是不止一个制式与版式的。它的发现亮相,对于研究南宋末期地方或者军制铸钱具有不小的意义,尽管直至今天愚才拿将出来,然不影响其性质真伪的判断,只要我们以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去实事求是而非食古不化的思维去认识,则可还历史真相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