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元旦·首发珍赏《北宋汝窑灰青蝉叶笔舔》

标签:
北宋极罕见汝窑灰青蝉叶笔舔收藏 |
分类: 瓷器 |

提起北宋汝窑瓷器,无不认为其大名气、大珍瓷,存世罕。及至今天,一件宋汝的价值已经动辄过亿元人民币,如此一来,有人言自己有藏,甚至不止一二件,便有人不论上手与否,立马否定之,曰,如此贵重珍罕之器,你怎么可能有,真品都是宫馆洋博或者个别名家所藏,云云,不一而足,反正一句话,就是不信你的是真器。
长期以来,对汝窑的存世量臆估成习,神话成真,导致民间收藏的宋汝真品,很难得到承认,这也难怪,就绝大多数人而言,并未真正上手过真品,宫馆洋博所藏之品的照片看得再多,还是照片,不是实物,认识的偏差在所难免,也属正常。

俗话说,英雄不问出处,富贵当知原由。对于宋汝瓷器,任何想当然都是虚的,不管其出自何处何人所藏,唯有根据手上实物加以辨析,那才是正道。曾有名家言及,鉴赏宋汝瓷,除了铮钉、釉色等外,当看其是否具有老气。此话,说得很是在理。所谓“老气”,就是一种岁月磋磨后的一种气质,就如人一样,年龄大还是小,面其相便知,年龄就是岁月,岁月必定留痕矣。
如今,市面很多仿汝假器,尽管具备铮钉痕和接近的汝瓷釉色特征,然无一具有那种岁月磋磨而产生的天然老气,任他贼伪如何做旧,甚至欲盖弥彰的整些什么宋徽宗题词刻字之类,然,那毕竟是化妆,那种天然老气是根本无法做出来的。

此外,北宋汝窑瓷器,烧造历时不短,即使在宋徽宗在位时期,亦是二十多年,烧造窑次难以统计,因此不仅有量,而且器形更是多种多样,没见遗存实物,无人敢盖棺定论,换句话说,就是远不止如今所见宫馆洋博所藏的,洗、碗、碟、盘、盆等这些简单器形,必定还有我们从未见到过的。而这绝非臆说,是合乎逻辑的推断,当然,也是根据未曾披露过的实物而言之的。
一句话,后世长期以来不得见的器形,在天时地利人和皆具备的时候,其便可亮相见天,增加和丰富我们的认识。这和考古一样,不断的考古发掘,总是有我们之前未知的器物种类和器形等等新的发现。
藉此,余不多言,今日赏瓷,特将愚帐中所藏又一件从未披露公展过、器形独特的北宋汝瓷帐中择出,拍照亮其相,遣之于本人自媒体公展鉴赏,其突出的老气特征,更是难得一见矣。


鉴赏此器。一眼可识,本品以一片树叶为托,叶中一只蝉匍匐其上,叶形边缘上翘,小有深度,是为典型的笔舔造型,与蝉一起,故可称其器形为“叶蝉笔舔”。其叶茎线鲜明,其蝉头足翼皆备,奕奕如生,一目了然。
续可见,其釉色灰青,香灰胎色,典型的宋汝瓷釉色胎相之一,其釉开片纹映现,底部三粒微小芝麻状铮钉,汝瓷典型特征,故其为汝窑作品,毫无疑问。


进一步可见,其身釉相,斑驳钙化特征表象凸显,其出自水坑(海捞),釉色已呈亚光状态,光泽极为温润柔和,一句话,其表象老气横秋,极其自然,正是我们所言之那种自然“老气”,且一眼可识可断,伪不可得矣。


无需赘述,如此这般,睹物辨析,此“汝窑叶蝉笔舔”,北宋之物,开门见山之品,可谓完全无可置疑之处矣。我们知道,笔舔器形,是宋汝瓷的一种较典型的器形,文房之物,这应该是与北宋重文之习有关,同时也有文笔“一鸣惊人”之美好喻意,故以蝉为装饰,便在合情合理矣。
而宋汝瓷笔舔之器形,亦是多种多样,后续愚将逐步展现。迄今为止,仅以愚之眼界耳域所及,此宋汝叶蝉笔舔,尚未得见其它公开展示,故可谓及其稀罕珍贵,它的发现,为我们进一步窥探宋汝瓷器形的丰富程度,增添了又一实物,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乃不言而喻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