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的明代《永乐通宝光背小平》铜钱赏析

标签:
明代精美永乐通宝小平赏析 |
分类: 明清 |

永乐通宝,明成祖朱棣永乐年间(公元1360-1424年)所铸之年号钱。其时因出于外交和对外贸易的需要,于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开铸永乐通宝钱,“至九年又差官于浙江、江西、广东、福建四布政司铸永乐通宝钱”,用于对外贸易和赏赐。
据载,永乐年间开铸永乐通宝的钱局有北京、南京、浙江、江西、广东、福建等六处,然,几无版式之别,光背无文,其铜色紫红,楷书直读,流用全部为小平钱。
永乐通宝钱,除背三钱极为珍稀以外,其小平钱遗存较多,收藏价值较为普通。然而,它却是明代铸币中,特别是小平钱中书相和铸相最为精美者,换言之,也可以说其是明代小平钱铸制的执牛耳者。故泉界也称之为中国货币史上精美的货币之一。

因此,对于永乐通宝小平钱来说,其收藏价值不因其遗存较多而估值一般,其价值点在于其精美和典型性。同时,其“永乐”二字,亦具有吉语的属性,而获加分因素。故而,其也是古钱币收藏中的必藏之品。藉此,今日赏泉,特将愚帐中所藏多枚永乐通宝小平钱其中之一择出,拍照亮相,遣之于此公展鉴赏,领略其精美之相矣。

首识书相。清晰可识,本品面文“永乐通宝”四字,楷书书体,直读,光背。其字书写十分规矩,笔划有力,横直竖立,粗细得当,间隔有距,字形大小适中,布局协调。无需细表,品文识书,其字彰显俊朗端美,堪称精妙,官炉出品,确非浪得虚名,其门直开。

次观铸相。一眼可见,本品铸制精整有加,直径约为25.17毫米,重约3.56克,小平形制(稍偏大,应为大样)。其铸相显示,方正圆矩,坦平地章,穿轮干干净净。续观其字廓,轮廓分明,无粘无连,深竣挺拔,鼓凸自然有度,恰到好处,可谓十分的干净利落。显而易见,观铸识体,本品之铸相确为精整,永乐官炉优品,无需再表,其门再开。
再察锈相。不难看出,本品生坑,薄锈浓浆,出于灰坑。其锈粉白灰与孔雀蓝锈交织,深浅相间,分布自然。测其锈质皮壳,坚硬而不糟。脱锈处之包浆黝黑,踏实不虚。察其材质,铜色泛红而耄耋。毫无疑问,辩锈识浆,本品锈相一品自然天成之相昭然,无异无邪,其门又开矣。

一番鉴赏,无需多言,此“永乐通宝小平”铜钱,三相一材,开门见山,踏实可靠。正如前述,永乐通宝小平钱虽定级不高,更非珍稀,然其因精美而值,因字而吉,确实名不虚传,也是非常值得收藏之品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