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元通宝,元武宗海山至大二年间(公元1308—1311年)铸币,其乃国号钱。钱文计有汉文及八思巴文两种, 版式较多,大小不一。其中,折十型八思巴文钱的史铸量较大,遗存较丰。而汉文“大元通宝”形制谱载又分大小二制,几种版式,遗存稀少,其中小型钱较为珍稀。
查阅主流泉谱,均未见大元通宝钱几种书相版式中有背纹饰者。而检点愚帐中所藏,却见一品奇特之式,乃为背日月纹,亦今为止,乃极为罕见。故而今日特将其帐中点出,拍照亮相,以飨泉好。
阅其书相。不难看出,本品面文“大元通宝”四字,乃楷书书体,韵含瘦金之意,其书规矩,笔划有力,布局协调,整体书意凸显端美,乃为大元通宝钱几种版式中的美书书相。复见其背,其穿上一较大型圆圈,实为“日纹”,穿下一月纹清晰可见,故其乃“日月纹”可以确定之。无需多言,本品官炉书相,正点无邪,其门可开矣。
观其铸相。展目本品,其铸制规整,直径为23.5毫米,重约2.94克,铸体相对较薄,小平形制。其铸相显示,方圆廓正,平整地章,穿轮干净(本品修穿稍欠到位)。复观字廓,清晰分明,较为深竣,鼓凸自然有度,背稍见平漫,然自然得体。显而易见,从本品铸相来看,其虽略显薄体,然形制规整,具备官炉品质,铸相之门可开。
察其锈相。可见本品生坑锈相,类孔雀蓝锈色纯真无邪。其锈裹缚钱体,锈痂皮壳叠嶂,锈质坚实不糟,深浅相间,分布彰显自然。脱锈之处,可识其乃青铜质地,可感其熟局铜色鲜明。无需细表,观锈相,辩新老,本品锈相一派自然天成昭然,凸显耄耋之容,开门可断矣。
一番鉴识,本品三相一材,可谓开门见山,毋容置疑。以愚之眼界耳域所及,此“大元通宝背日月纹”钱,非常罕见,甚是难得。我们知道,元代整个铸钱,鲜有背日星月等纹饰者,故其更显独特。
而有人会问,此日月纹,是不是不符合元代制钱呢,愚见以为,日月星纹,从先秦半两钱开始,贯穿于整个方孔钱历史之中,通常都是喻意天长地久。而作为元代国号钱,讲日月纹铸于其背,其意思乃不言而喻,既不违制,也不犯忌。因此,尽管元代铸钱鲜有背日星月纹,然在国号钱上加铸日月纹,既可能是试铸钱,也可能是正铸钱,无非量少遗稀而已。这可以从大元通宝光背小平钱乃元钱较珍稀品的情况,得以佐证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