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珍泉《顺治通宝背南小平样钱》赏说

标签:
清代顺治通宝背南样钱张叔驯赏说 |
分类: 明清 |

在众多的顺治通宝钱中,其中谱载有一式为“顺治通宝背南”钱,小平形制。谱批乃湖南省局所铸之样钱,称张叔驯旧藏,仅见品。在马定祥《历代古钱图说》批注本中,称“背穿上南字者,张叔驯藏,仅见”,后所见诸谱皆照抄采用此说和同一拓图。如此一来,似乎此钱真乃存世唯一一枚,以至于不少照谱宣科者深信不疑,以讹传讹。其实,这种某泉家以己当时之见为仅断,最多只可表明某钱非一般普通品种而已,此本不足为奇,道理至为简单。因为普天之下,无一人可做到知晓通览古泉存世之实量矣。
之所以如上说,乃因为愚在猎泉途中亦曾猎获此钱一品,品相甚佳,足可再证早前仅见之说不过是一种阶段性的个人主观臆见,不可续信之。藉此,今日便将顺治通宝背南样钱帐中点出,拍照亮相,一瞩其貌,针对实物来点儿实证。
首察锈相,辩锈识浆。展目本品,极佳品相跃然入目。其乃十分典型的传世包浆,但见钱体之上,尤其地章之中,黑漆古包浆大部覆盖,其浆黝黑老道,附着十分踏实,可谓色正浆纯,无异无邪,伪制难及。脱浆之处,可见铜色泛黄,且老而熟旧,黄铜质地确定。毫无疑问,此等浆相,一派自然天成传世之相昭然若揭,锈相之门洞开,酃峰立见矣。
次看铸相,观铸识体。一眼可感,本品铸制精整有加,铸相方正圆矩,坦平地章,穿轮干干净净,面背字廓清晰,深竣而又自然有度。其中,可见其缘轮经过精修倒角,尤其背面,乃为宽缘,且呈中高边薄之饼钱形态,圆润精到之貌彰显,一派样钱之范儿,真真切切,疑无生处。钱体之上略见铸坑磕碰,更是凸显自然。其直径为25.5毫米,重约4.70克,小平形制偏大,样钱直径理当如此。故而,从此等精工铸相来看,毫无疑问,湘局官炉出品样钱,可谓开门见山。
再览书相,品文识书。其面文“顺治通宝”四字,直读,楷书书体,明钱书意风格明显,书写端庄古朴,布局协调,笔划有力,横直竖立,可谓端庄隽美。背“南”字穿上正中,清晰可辨,鼓凸有度,自然而无丝毫做作之态。显而易见,此等书意,顺治钱文风格亦是凸显,官炉书相,一目了然,无门不开矣。
正如前述,该钱旧说仅见,乃某时著名泉家之眼界所及而下的结论,这种结论具有阶段性,不可成为永恒之定论,因为这是古钱,其时只要鼓炉,即所铸非一二,无非其时铸量多与少的问题,以及后世遗存量厚与薄的问题。加之,其天下漂流行走,匿藏于何人何方何地,又何时再现其世,无人可通晓尽知。故,后世泉家泉藏者,当明确这一基本道理,树立这一基本泉智,则才会实事求是,遇珍不弃不否,遇假亦能辩能识矣(有些泉藏者,由于从未见过真品之貌,得见伪品也极易当成真,此事例甚多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