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辽稀罕的《契丹文背海东青纹》绿松石钱珍赏

(2015-01-31 07:24:57)
标签:

辽代

绿松石

契丹文海东青纹

收藏

分类: 铜器、玉器、杂项等
 三种崇拜合一体  稀罕辽珍又一品
辽稀罕的《契丹文背海东青纹》绿松石钱珍赏
辽稀罕的《契丹文背海东青纹》绿松石钱珍赏
         绿松石是深受古今中外人士喜爱的古老玉石之一。远在新石器时期就为人们所饰用。在河南郑州大河村仰韶文化(距今65004000年)遗址出土的文物中,就有两枚绿松石鱼形饰物。中国甘肃永靖大河庄出土有距今3800年前的绿松石20枚。在5000年前埃及皇后(Zer皇后)木乃伊的手臂上,戴有四只绿松石包金手镯。总之,绿松石对很多收藏者来说,并不陌生,其细致的很多描述,资料也不难查找,因此这里就不再多赘述了。

同样,绿松石饰品也是辽代玉石饰品中较常见的品种之一。很多辽代遗存出土文物中,绿松石要么是雕刻的饰品,要么就是作为宝石镶嵌在其它器物上。可以说,契丹人对绿松石是情有独钟的。因此,当我们见到由绿松石雕刻之契丹文钱币的时候,就不会感到奇怪不解了。

愚在2013年国庆节期间曾展赏过两枚绿松石雕刻的背龙和凤钱。今日,再将另一品绿松石雕刻之契丹文背海东青纹钱帐中点出,博发一赏。

 鉴赏此枚绿松石钱币,可见其油润光滑,包浆老旧,磕碰痕迹累累。其绿色纯正,有铁线存在,耄耋之相十分鲜明,到代无疑。钱体制作雕磨十分规整,直径达50毫米,厚近10毫米34.83克。可见此径当属于比较大的绿松石器形了。

察其面文,为四个契丹文字,故其乃辽代契丹人之遗物可以确定。此四字,愚并不识得,早前曾经请教北国盈泉兄,也仅识得钱之面文穿左一字为“使”,其余三字不识,据盈泉兄言其余三个契丹文字也有异书之可能(本品与早前展示的龙纹和凤纹钱之面文一致)。

复看其背,可见穿上下各有一只海东青纹饰。其乃雕刻而成,雕工较为细致,雕痕鲜明而历历在目,线条清晰显示,十分具有灵动感,亦颇见气势。此外,在穿口左右,还分别有雕有两朵“云纹”,以衬托和显示海东青展翅云海蓝天之势。

而关于“海东青”,据现代动物学家考证,海东青属隼科,学名矛隼,是一种美丽的中型猛禽,也是体形较大的隼类,所以又有巨隼之称。其体长5661厘米,通常的体重13102100克左右,羽色变化较大,有暗色型、白色型和灰色型。矛隼分布于欧洲北部、亚洲北部和北美洲北部,在中国分布于吉林中东部、黑龙江东部、辽宁瓦房店和新疆喀什等地,极为罕见。其中在吉林、黑龙江、辽宁为留鸟或者繁殖鸟,在新疆为冬候 。契丹人统治中国北方时期,曾经将海东青大量引入今天的内蒙古地区,并成为契丹民族性格的一种极具特色的象征物。辽之后,海东青继续于东北地区繁衍,并在后来成为金人后裔满族的图腾。而至今在东北和新疆地区地区,海东青已经极其罕见,成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由于海东青的特质和象征意义,在辽代的制器中,常可见其踪影。其中,海东青形象出现最多的是在辽代玉器上,如一些环壁、玉牌玉佩上、常常雕刻有海东青的形象。可以说,海东青在辽代制器中,犹如龙凤一样,是主要的取形对象之一,可谓之典型的契丹玉器纹饰表现对象之一。

鉴于海东青的本性和在契丹人心目中的特殊地位。因此,其形象出现在此绿松石钱币上便顺理成章了。而其用途,愚见以为,当是为一种王公贵族的佩饰物。

历史上,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以当时行用钱为参照雕刻的玉石钱币发现,而这些玉石钱币,又多为佩钱性质,后基本上都被归入玉石制品类中。就目前愚有限的眼界而言,还未见到过中原地区古钱用绿松石雕刻而成的。这似乎表明,在中原汉区并不用绿松石来雕刻钱币佩物。而在辽代,由于契丹人对绿松石的重视和喜爱,从而将绿松石作为佩钱的材料使用就显得更加合乎其民族习俗了。

此枚辽代绿松石契丹文背海东青纹钱币,亦是发现于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为某牧民于沙坑中发现出土,亦今为止,仍然极其罕见。而这一地区也正是大辽之核心领地。由于其材质特别,又是契丹文,故可为辽代钱币再添新的材质品种,尽管其非行用品,然亦极具研究价值。钱币是契丹人的图腾,海东青是契丹人崇尚的猛禽,绿松石是辽代推崇的宝石品种,三者合一,极具典型和象征意义。当然,也正因为如此,其较高的收藏价值也是不言而喻的了。



辽稀罕的《契丹文背海东青纹》绿松石钱珍赏

辽稀罕的《契丹文背海东青纹》绿松石钱珍赏

辽稀罕的《契丹文背海东青纹》绿松石钱珍赏

辽稀罕的《契丹文背海东青纹》绿松石钱珍赏

辽稀罕的《契丹文背海东青纹》绿松石钱珍赏

辽稀罕的《契丹文背海东青纹》绿松石钱珍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