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隆乃金代海陵王的第三个年号(公元1156—1161年)。在其年号使用期间的铸币,前谱载均是正隆元宝钱,长期未见载有通宝钱。
因此,对于金海陵王正隆年间是否铸有通宝钱,由于长期未见实物面世,便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之事。直至近年,伴随着辽钱下山,金代许多过去脱谱失载的币种也相约而至,这其中便包括正隆通宝钱。
有关正隆通宝钱之前的争议以及评判,愚在2012年10月9 日的博文《金代珍遗<<正隆通宝光背折三大样>铜钱赏议》一文中有所叙述,此便不复述了。
在前展正隆通宝光背折三大样(或折五)之后,愚又猎获一品背双星钱,相对十分稀罕,今日特将其上博展赏,亦进一步证明正隆通宝钱史有实铸。
展目过来,察其锈浆。不难看出,其乃出于东北冻土罐装窖藏,薄锈,包浆凝重,锈体浆色老道。青铜质地,铜色老旧,皮壳层叠,自然之形,彰显耄耋。
铸相看去,可见此品钱,直径达33.5毫米,重约11.72克,折三大样或者折五皆可靠谱。其铸制十分精整,边圆廓正,平坦地章,穿轮干净,一派官炉铸品之相,无异无邪。
书相审视,其钱文楷书书体,直读,书意端庄大气,金代铸钱之书风书格特征鲜明。尤其是第一字“正”,乃为“五笔正”,且书意与五笔正隆元宝之“五笔正”亦十分相似,由此可见其应为一人所书,一地一局所铸矣。其中,较为独特的是,本品为背穿上下各有一星,乃双星之式,且星形较大,或可曰巨星。
显而易见,此品正隆通宝背双星钱,乃一地道好钱,开门见山。至此,通过又一种不同坑口锈色之品和不同背式,就再一次佐证了正隆通宝钱史铸之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