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奇的金代《阜昌重宝折五楷书篆书双书合体》银钱珍赏

标签:
金代阜昌重宝双书合背银钱奇罕 |
分类: 辽金西夏元 |

而其中的阜昌重宝钱,谱载标准品为折三形制,楷篆对钱。存世量皆不大,相对来说其楷书钱存世略多于篆书钱。篆书较为珍贵。李卫先生《辽金钱币》一书中提到,有白铜大钱,较珍稀。而在马定祥先生《历代古钱图说》中,其曾批注曰:“阜昌重宝楷书折五型大钱,生坑,仅见。”。李卫先生书中称“尚未得见”。
时至今日,愚再将帐中一品甚为特别的阜昌重宝钱,帐中点出,上博亮相,以飨泉好。本品钱材质银,其特别之处在于,乃篆书和楷书合背,亦今鲜有所见,堪称奇罕珍泉,一点不为之过矣。
展目本品,可见其银质明确,乃内蒙沙坑所出。黝黑包浆紧缚钱体,表面虽因把玩露银,然地章包浆凝重踏实,分布自然,天成之相昭然,浆真可靠,开门无异。
续察其铸相。本品直径34.7毫米,重约16.37克,折五形制无疑。其铸相显示,方正圆矩,平整地章,字廓深竣,穿轮干净。整体上,其铸相呈现原铸自然之感, 沧桑貌相鲜明。观其钱文,显示其笔划较粗,多有粘连,这似乎与阜昌重宝铜钱的笔划线条清晰有差异。然而,仔细辨来,略加思考,此现象便不难解答,此乃浇铸时的漫液流银现象,即浇铸时银(铜)液弥漫出范模,导致笔划变粗,发生粘连之故也。
如是,接着再察其钱文书体书意。不难看出,尽管钱文笔划弥漫流银较重,然其书体明确,一面篆书,一面楷书,其字端庄,笔划力道彰显,布局协调,横直竖立。其笔划结构特征和基本书意也与铜钱一致,故而,两面之字正是阜昌此篆楷二书之本体书相无疑。
无需赘述强调,本品银钱无异无邪,是为本真。由于其乃篆书和楷书两种版式合背,亦今十分罕见,其不仅表明两书体钱存在之实,而且也确实罕见。广域检索,未见其它公展,这虽然不能言其什么孤品仅见,然断其稀罕奇品,并不为过,其收藏价值因此而大幅提升,是无需多说的。
长期以来,诸谱极难见到载有同年号但不同版式之合体(这里,因“合背”概念乃同一版式双面钱文,因此,这种不同版式钱,愚见以“合体”称之更为贴切)钱,这说明这种合体钱具有试样性质。而作为试样,将两种版式合铸一体,可以方便的检视钱文出炉品貌,也可将其归入样品库留档以便于查验对比。根据愚帐中所藏多品这种不同版式或书体的合背钱来看,其铸体皆厚重规整,似乎也证明了上述推断所具有的一定合理性。总而言之,至今来看这种双书或者不同版式合体钱,无论其单面版式或书体是否属于普品,一旦为此类合背,则其即可入珍泉之列矣。




